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新社广州7月29日电(记者 杨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对外宣布,该所7月在广州东风中路段附近清理出从东汉至民国时期水井40眼,发现了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可修复文物约400件。 该工地位于广州东风中路和仓边路的交叉口附近,工地已揭露面积约350平方米,深约5米。 该所考古专家易西兵介绍说,经考古发掘,目前在工地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
宋代古船就埋在这片平地底下 1982年,考古人员试掘古船。(资料图片) “泉州东海法石也曾发现一艘宋代古船,如今古船还埋在地下深处。”昨日,读者张小姐致电本报记者称,如今法石石头街一带已经被夷为平地,不知那艘古船今安在?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现状 30多年前现身 如今复埋地下 “古船是在东海农村信用社那一带发现的,因为有...
2011年10月20日上午10时,安徽省蚌埠市文物管理处接到举报,在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十一中学对面朝阳路东侧在建工程 “南翔光彩国际家居博览中心”下挖基槽约4.8米后发现古井,蚌埠市文物管理处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根据暴露出的井圈的陶质陶色纹饰推断其为一口汉代水井,保存完好,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完整清理出精美陶井圈9节,同时在井内清理出汉代的汲水壶、板瓦、筒瓦、砖块、石器及木构建等大量器...
济南解放阁片区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2个多月。 3日下午,记者来到解放阁片区现场看到,整个考古区域比较冷清,只有几名考古人员在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在南侧的两个考古方坑内,有两眼发掘出来的古水井,有的由青砖砌成,有的由石头垒砌。 记者随后来到北侧的考古现场,只见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50米的发掘范围内,一片由石头垒砌的房屋和围墙遗址基本裸露出来。另外,在东西长达80米、墙壁厚度达1.6米的小王...
明年9月,我市首个酒坊博物馆将和市民见面。昨日,水井坊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决定在水井街酒坊原址修建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该项目预计2012年9月底完工开馆(试运营),12月底正式运营。 据介绍,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19号,占地18.5亩,建筑总面积8577平方米,预计总投入5540万元。水井坊在公告中称,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以保护和展示国家重点文物水井坊遗址原貌的陈列馆,再现...
26日下午,水井街酒坊遗址博物馆在成都开工。由此,被誉为“中国白酒第一坊”的水井坊,开始由酒坊遗址向文化博物馆转变,建成后将更好地重现这一沉睡于地下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传统酒文化瑰宝。 1998年8月,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全兴股份公司,在水井街生产车间进行技术改造时,发现地下埋有古代酿酒遗迹。1999年3月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
12月3日,大水井李亮清庄园绣花楼正在加紧修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初,由李氏宗祠、李亮清庄园和高仰台李盖五庄园三大建筑群组成,是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里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其中的李氏宗祠已于2008年完成修缮。李亮清庄园修缮于今年9月初开始,计划工期360天,总投资规模800万元。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先决条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介绍,本次《预备名单》的重设工作,基本仿照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世界遗产的程序。历经各地申报、国家文物局初审、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初步评估并组织专家赴现场考察、专家委员会会议讨论做出推荐决定、最后报国家文物局审议通过等一道道严格审核。而《...
自本月上旬扫垢山考古发掘以来,先后在探方内发现灰坑、唐井、唐三彩、铜簪、石质茶壶盖,出土最多的文物是瓷器碎片。昨天的考古现场,一只唐代寿州窑瓷碗残片从深泥中被挖出,由此穿越千年沧桑,得以重见天日。 ■三大悬疑 悬疑一:扫垢山银窑的确切方位在哪里? 广顺油坊的原始资金可能是银窑里的银两 在本报前几日的报道中,提到扫垢山出土了一口唐井,在考古界关于唐井考古的诸多“案例”...
解剖式发掘的水井立面。 锚,古代水井吊桶用的钓钩。 这些西汉古井深约5—7米,全都用“陶井圈”构筑而成。供图/樊书海 小孩墓如此密集分布全国少见。(图中小坑均为小孩墓) “南水北调”河北段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正火热进行中,其中石家庄元氏县常山郡故城遗址附近“小留墓地”发掘日前结束。考古队发现在1万平方米的沙地里竟然有40眼古代水井。水井分布如此密集且均...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冯国)陕西省考古人员近日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在一处建筑项目区新发现了11口水井,因该地处于唐长安城漕渠与清明渠交会处的通义坊,对于研究唐代的里坊制度、城市供排水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今年10月份,西安市在实施边家村、黄雁村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新发现的唐代遗迹展开了抢救性发掘。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内通义坊的核心区,东邻边东街,西邻边西街,发掘...
唐朝时期,外郭城被纵横交错的道路分作了100多个坊,这些坊的结构如何?近日,考古人员对“唐通义坊”遗址发掘完毕,找到了该坊内的主干道――一条宽7.65米的东西大道,就连唐代的水井里至今还有水。千年古街路上车辙依然清晰“坊”,即四面开门或两面开门的小方城。在唐朝时期,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划分出100多座坊,至今西安还有安仁坊、长乐坊等地名。唐长安城的“通义坊”位...
我们的祖先通过饮用河流、山泉的自然水到自掘井泉再到我们现在每家每户的自来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始又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从我们身边消失。有幸的是,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我县普查组走进偏远的乡村,发现一批原始的山泉及古水井。如:金鼓乡观音岩的山泉、高堰乡景八湾的古井、石安镇的窑湾水井、金石镇的水巷子龙王井、八洞镇的龙王井、秋林镇的江家坪水井、古井镇的曾家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