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拨开地表泥土,露出清代水井井台。 历史图片中1870年的广东贡院。 两口清代广东贡院水井近日在广州文明路215号“钟楼”,也即广东贡院旧址的地下被发掘,这是继去年地下发现清代广东贡院号舍基址后又一考古发现。昨天,广州鲁迅纪念馆馆长吴武林向广州日报独家报料。 “钟楼”原是清代广东贡院的一部分,曾为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会议旧址,也是1927年2月至9月鲁迅到广州居住的地...
一提到胡同,人们总是在脑海中浮现出青砖灰瓦的老北京胡同。胡同是中国北方特有的词汇,指的是城市中的狭窄街道。它们是城市里的毛细血管,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根根纽带,连接、贯通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元明两代的学者认为:“胡同本元人语。”也就是说胡同这个说法不是汉语,而是蒙古话。据考证,“胡同”二字与蒙古语中的“水井”发音相同。“胡同”既然是水井的意思,为什么又用来表示狭窄的街道呢? 原来,蒙古大漠缺水,...
26日,国家级文保景点利川市大水井绕镇公路顺利开工,预计工程期限10个月。届时,将可解决大水井景区道路安全隐患多、交通不畅等诸多难题。 据了解,此项工程是利川市2015年重点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奉公路边的原水井烟站改线为起点,经水井集镇西边绕道向北至西晒坪又与利奉路会合,全长1.6千米,四车道,总造价近800万元。 绕镇公路的建成,将彻底改变过去利奉公路过往车辆从集镇景区穿心而过的局面,...
西谚曰:“神造乡村,人造城市。” 相对于西方,北京的筑城理念更富哲思,道路的规划也更完整精细。胡同,作为北京特殊的道路形态,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格外引人关注,且被寄寓了特殊的情感。 说胡同,要从井田制开始。《孟子·滕文公》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大意说,一平方里的土地是一井,井是正方形的,一井有九百亩...
4日从省文物局获悉,鹤峰五里坪革命旧址、利川鱼木寨、枣阳雕龙碑、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近日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正式公布实施。 据了解,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是实施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我省现有14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2005年以来,省政府共批复公布24处国保单位的文物保护规划。
经过7年多潜心复原,鄂渝交界处大型古建筑群落——大水井庄园主体修缮工程终告竣工。 春雨如雾似画,16日,这座占地2万多平方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漫山遍野樱花映衬下,显得分外夺目。 位于利川市柏杨镇的大水井古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工艺精湛,中西合璧,气象万千,存有湖北省最完整的家族宗祠,无论建筑形式、结构布局还是装饰手法,都体现出鲜明地方特色,对于研究西南地区宗祠建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06年...
以色列考古人员日前在一口废弃的水井中发现了两具距今至少有8000年的人体骨骼和一些新石器时代器具。这一发现对了解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据考古人员分析,两具人体骨骼分别属于一名20岁左右的女性和一名30岁至40岁之间的男性。负责发掘工作的约塔姆·特佩尔说:“我们还在研究这两个人的死因,具体结果要对这两具骨骼检验之后才能得出,同时我们还会对覆盖在这两具骨骼上的文物和...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市区一建设工地内探明的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道路、水井、渠沟、大小灰坑等遗迹28处,出土小件文物32件(套),以及大量陶片、瓦片。从遗迹、遗物出土情况来看,本区域出土汉代及唐宋时期遗物比较丰富,说明当时这一带是人们不断繁衍、长期定居的生活区域,留下了大量活动遗迹及文化遗物。此次清理出土的唐代水井,以往多见于永年等县区,在邯郸市主城区内尚属首次发现,填...
“因水得城,依水而建”的广州再次找到考古证据,一个明清河(湖)岸遗存的小型埠头近日在广州盘福路7号一工地被发现,成为迄今发现证明唐代广州城就是一个水城的又一重要例证。专家初步推论,这一区域在唐代以前存在大面积水域,或与文献记载的唐五代的芝兰湖有关。本次发现对复原广州城区西北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研究广州古城的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文/记者黄丹彤 图/记者黎旭阳 考古人员:南越王墓红砂岩从河道运来? ...
一口罕见的战国楠木圈水井10日在荆州引江济汉施工现场被发现。 今年来,考古人员已陆续在荆州区引江济汉施工现场,发现了700余口战国初期古井。此次新发现的古井位于拍马村骏马大道附近。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段约300米长的地段新发现了50余口带黑色淤泥痕迹的古水井。已露出地面约2米左右的楠木圈水井直径约有一米,不见接缝,木圈厚度约5厘米,形似一棵双人合抱的大树。考古人员已从井中取出了6个灰色陶罐,...
一口罕见的战国楠木圈水井10日在荆州引江济汉施工现场被发现。 今年来,考古人员已陆续在荆州区引江济汉施工现场,发现了700余口战国初期古井。此次新发现的古井位于拍马村骏马大道附近。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段约300米长的地段新发现了50余口带黑色淤泥痕迹的古水井。已露出地面约2米左右的楠木圈水井直径约有一米,不见接缝,木圈厚度约5厘米,形似一棵双人合抱的大树。考古人员已从井中取出了6个灰色陶罐,有...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对外宣布,该所7月在广州东风中路段附近清理出从东汉至民国时期水井40眼,发现了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可修复文物约400件。 该工地位于广州东风中路和仓边路的交叉口附近,工地已揭露面积约350平方米,深约5米。 该所考古专家易西兵介绍说,经考古发掘,目前在工地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包括生活面、木构水渠和水井等。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对外宣布,该所7月在广州东风中路段附近清理出从东汉至民国时期水井40眼,发现了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可修复文物约400件。 该工地位于广州东风中路和仓边路的交叉口附近,工地已揭露面积约350平方米,深约5米。 该所考古专家易西兵介绍说,经考古发掘,目前在工地发现的最早人类生活遗存为东汉时期,包括生活面、木构水渠和水井等。 中新社...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向媒体展示北宋时期的文物青釉瓷熏盖,图中可见其制作精细,这也是广州地区发掘文物中规格较高的文物。 (记者 杨薇)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对外宣布,该所7月在广州东风中路段附近清理出从东汉至民国时期水井40眼,发现了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可修复文物约400件。 该工地位于广州东风中路和仓边路...
图为考古工作人员向媒体展示北宋时期的文物青釉瓷熏盖,图中可见其制作精细,这也是广州地区发掘文物中规格较高的文物。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9日对外宣布,该所7月在广州东风中路段附近清理出从东汉至民国时期水井40眼,发现了大型汉代木构水渠和唐末五代时期大面积垫土等重要遗迹,并出土了可修复文物约400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