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考古人员在唐长安城通义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0月29日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自今年10月份以来,在配合一处建筑项目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对唐长安城遗址展开了抢救性发掘,新发现了11口唐代水井、一条可以清晰看到12条车辙的宽7.65米的唐代道路等重要文物遗迹。专家认为,这处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内漕渠与清明渠交会处的通义坊,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唐代的里坊制度、城市供排水等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冯国 摄

图为在唐长安城水井中新出土的精美唐三彩碎片和残破瓷器(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国 摄


图为考古人员在唐长安城通义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10月29日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自今年10月份以来,在配合一处建筑项目基本建设的过程中,对唐长安城遗址展开了抢救性发掘,新发现了11口唐代水井、一条可以清晰看到12条车辙的宽7.65米的唐代道路等重要文物遗迹。专家认为,这处遗址位于唐长安城内漕渠与清明渠交会处的通义坊,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唐代的里坊制度、城市供排水等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冯国 摄

图为在唐长安城水井中新出土的精美唐三彩碎片和残破瓷器(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冯国 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