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月10日在北京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榜上有名。在揭晓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及,“本次评选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为评判标准之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成为重要参考”,引发人们对“公众参与考古”这一现象的讨论。 笔者注意到,就在结果揭晓的前一天,一篇题为《用网络数据预测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文章对26项入围“201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
昨天,“铭心撷珍——卡塔尔阿勒萨尼收藏展”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展览呈现了来自阿勒萨尼收藏的270余件珠宝杰作和280余件稀世珍品,将持续至6月18日。 展览共分为两部分。在印度高级珠宝展部分,带来了一系列印度珠宝艺术的巅峰之作,总计270余件(组),呈现了从莫卧儿王朝直至现代的印度珠宝艺术。本部分展品中引人注目的藏品众多,其中不乏富有历史意义的皇室珍宝配饰,以及卡地亚等欧洲知名...
对于公众来说,考古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而近年来被大家逐渐熟知的“公众考古”也正在发生变化。记者观察到,“公众考古”正从向社会推广、普及考古理念,转变为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之中。 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及,本次评选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为评判标准之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成为重要参考。 而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在校研...
杨椒山祠、绍兴会馆、晋江会馆……西城区范围内,47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修缮,并全部向社会开放。在昨天举行的西城区2017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西城区文化委负责人透露了这一消息。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老城区内的不少文物,如名人故居、会馆等,被社会单位或居民长期占用,很多已经沦为大杂院,破旧不堪。让文物还原历史风貌,已迫在眉睫。西城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从政府直管公房...
杨椒山祠、绍兴会馆、晋江会馆……西城区范围内,47处直管公房类文物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修缮,并全部向社会开放。在12月17日举行的西城区2017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西城区文化委负责人透露了这一消息。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老城区内的不少文物,如名人故居、会馆等,被社会单位或居民长期占用,很多已经沦为大杂院,破旧不堪。让文物还原历史风貌,已迫在眉睫。西城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从政府...
永定河神祠碑碑座 耿聚忠墓华表石狮子 昨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http://bdww.sach.gov.cn)正式上线,上线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海内外公众如果获悉涉及中国被盗、丢失文物去向的有关线索,都可在平台直接进行举报。 被盗文物信息内容公布详细 该平台由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公安、文物两部门牵头建设。截至目前,平台在19个省份采集了2...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孜孜以求,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与预期相比,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管理现状仍然不是很满意。比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个别地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倒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对古迹进行重建和翻修,导致古迹的历史性“遥不可寻”。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凭借政府的力量和协...
随着时代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需求在不断增加,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12月1日,记者走进自治区博物馆,就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使其社会功能最大化,采访了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刘炜。 一 “人们走进博物馆是来探寻知识、开阔眼界的。因此博物馆应当尽可能地、持续不断地给观众提供新鲜的内容,让观众每次进来,都有获得感。”刘炜说。...
原标题:文物百科网络平台将搭建 未来三年,全国2000家百科数字博物馆将对公众开放。昨日,国家文物局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文物百科网络平台。 当博物馆遇到互联网,文物会自己讲故事。国家文物局牵头协调全国地方博物馆提供相关资料,百度将整体规范数字化博物馆的资料标准。三年内,双方将共建完成全国2000家百科数字化博物馆。 在数字化博物馆里,参观者可以通过音频讲解、实境模拟、...
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举行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先生捐赠《丝路山水地图》仪式。 《丝路山水地图》绘于绢本之上,幅宽0.59米、全长30.12米,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的,应为内府使用的青绿山水手卷。它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伊斯兰圣城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这幅地图负载了大量原始的地理信息,它的出现以实物证明了在西方地图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对世界地理,特别是对于丝绸之路沿线已有清晰...
11月26日上午9时,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爱好者走进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博物馆,参加首届老司城遗址公众考古活动启动仪式。 这次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顺老司城遗址管理处联合举办,通过网上报名,吸引山东、河南、陕西、黑龙江、福建、西藏等地近30名考古爱好者参加。 “在老司城举办首届公众考古活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张涛...
文物建筑应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应创造条件对公众开放。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文物建筑对公众开放。开放可采取全面开放或在有限的时段、有限的空间开放。《导则》特别指出,景区景点中的文物建筑,应尽最大限度向公众全面开放,可根据文物建筑特点和开放需要,采取日游和夜间游览等分时段开放方式,提升游客观光体验...
昨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http://bdww.sach.gov.cn)正式上线,上线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海内外公众如果获悉涉及中国被盗、丢失文物去向的有关线索,都可在平台直接进行举报。 被盗文物信息内容公布详细 该平台由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公安、文物两部门牵头建设。截至目前,平台在19个省份采集了2230余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先期发布了180条。 ...
百年烟台山,爱国路2号在万科联合文物保护专家、国内外优秀建筑设计单位等多方合力修复之下,摇身一变成“历史文化博物馆”,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开启烟台山的百年复兴……近日,东南快报记者走进这座“博物馆”,跟随着影像中的伟人,踏着吱吖作响的地板,走他们走过的路,体验他们曾有过的生活,进行一次历史的时光之旅…… 福州首座“光影沉浸式”博物馆触摸烟台山沧海桑田 曾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伦...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 (试行)》(以下简称 《导则》)。《导则》鼓励所有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重点引导一般性文物建筑开放使用,并提出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对公众开放。 (11月8日《经济日报》)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老祖宗留给所有人的共同遗产,具有社会性与公益性,鼓励所有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