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灵石寺塔文物陈列厅 3月6日,黄岩区政协委员参观了正在装修中的黄岩博物馆新馆。黄岩博物馆新馆位于黄岩二环南路288号,是黄岩区文化事业的一项重点工程。新馆预计今年七八月完工,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据了解,新馆在2010年12月28日举行了奠基仪式,于2011年10月28日动工建设,2015年8月27日土建工程竣工,目前正处于内部装修阶段。新馆占地面积1116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383平方米...
2016年“3·15”,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管理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从这一天开始,文化部出台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为艺术品市场立下了一个硬性标准。“《办法》旨在确保艺术品市场内容合法、规范有序,促进行业发展与公众权益的平衡。”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司长陈通简明扼要的一句解读道出了《办法》出台的目的。 1994年,文化部首次发布《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10多年来,我国艺术品...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在美国芝加哥市富地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于当地时间3月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将于2017年1月8日闭幕。 参加本次展览的120件(套)展品,分别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以及我省宝鸡、延安和商洛市的共16家文博单位,其中来自延安市五家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是首次出国展...
2日上午的首都博物馆人头攒动。自去岁秋起就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身份在此公布,同时400多件墓中文物北上京城正式亮相,引来数百记者和众多观众。 如此盛况,让常年守得住寂寞,自认为“社会边缘人群”的考古专业人员在获得喜悦之余,也有丝丝隐忧——是什么让人们扑向了首博? 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会员主任王仁湘研究员并没有打算当天去凑个热闹,“这年头,慢点好。”年逾六旬的...
据河南省文物部门1日消息称,经中国考古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决定,2016年5月21-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将在郑州召开。此次大会系中国考古学诞生近百年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高端学术会议,届时将组织开展学术报告、参观考察、专家讲座等活动,面向公众开展考古学普及。 据介绍,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源地,在中国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地处华夏腹地,...
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洞窟内,南壁上雕刻的唐代罗汉群像。新华社发(张晓理 摄) 据新华社消息 龙门石窟将于3月10日首度面向公众开放一座特窟——看经寺。届时,游客可走进该窟,近距离欣赏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唐代石刻罗汉群像,揭开这座千年石窟寺的神秘面纱。 所谓“特窟”,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这类洞窟很少让游客入窟参观。 作为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
小朋友在学习如何修复陶器 公众考古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各类博物馆的展览与宣传、举办公众考古论坛等。除此以外,公众考古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人文教育旅游。 人文教育旅游是一些致力于推广青少年人文普及、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机构,联合高校考古院系、各级文博单位开展的考古旅游项目。在此过程中,民间机构承担着项目启动、路线设计等角色。“秘境寻踪三星堆”2015北大考古亲子夏令营是人文教育旅游的比较成功的实践。...
2015 年 2 月 15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视察时强调: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 管理好, 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 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 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 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 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 少走弯路、 更好前进。 ” 这是习总书记站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文化自信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
15日,西安市文物局举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深化巩固博物馆公众教育工作座谈研讨会,当地文博界专家及从业者畅谈、建言文博“大学校”。 目前,西安市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已达113座。近年来,当地博物馆丰厚馆藏优势得以发挥,公众的认知度和需求日趋增长。 据了解,从2013年起,西安把提升博物馆公众教育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作为巩固深化“博物馆城”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组织召开了学术理论研讨会、现场...
西安博物院副院长王锋钧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来西安博物院考察时的情况 2015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一年后的2月15日,西安市文物局举办“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深化巩固博物馆公众教育工作座谈研讨会,当地文博界专家及从业者畅谈、建言文...
由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社科联联合主办,陕西省考古学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为期三天的“感受考古,体验文明”——2015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汇报会今天(1月26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 此次精心遴选的9项考古工作涵盖了考古新发现、文物现场保护、援藏考古调查、中亚考古考察等多个方面,同时还有业内资深专家的精彩点评。本次汇报会在继承以往公众汇报会的...
记者日前从拉萨召开的吐蕃博物馆项目专家研讨会上获悉,坐落于原吐蕃王宫所在地青瓦山上、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西藏吐蕃博物馆,将于5月向公众全面开放。 吐蕃博物馆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总投资3000万元,资料准备按照古藏文历史文献为核心,汉文历史文献《吐蕃传》为参照,以近十年的公开出版物“吐蕃历史”为蓝本。 记者采访了解到,吐蕃博物馆使用“琼结宗”复原建筑群以及“日乌德钦寺”复原建筑群,两组建筑群...
日前,文化部报请国务院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向公众开放,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使用的,应当创造条件实行局部或定期开放;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向公众开放、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县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现行法律,对文物的保护、抢救和管理有较多规定,对“合理利用”的制度和措施则规定...
12月27日,一场考古公众分享会将在杭州西湖博物馆举行。我省首次举办的“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公众分享会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杭州西湖博物馆协办。 届时,全省各地的考古专家将云集杭州西湖博物馆,来自杭州、宁波、安吉的四位考古专家、领队还将向大家讲述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杭州古海塘遗址、安吉上马山古墓葬、宁波象山“小白礁1号”清代沉船遗址四大考古发现的“前尘往事”,聊一聊古城、沉船、古墓背后的故事。 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