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 高10.5、口径23.6、底径9.6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侈口,圆腹,圈足。除底面外皆施黄釉,底面白釉,中有青花“大明弘治年制”双圈六字楷书款;釉面有细微开片。弘治黄釉是明代黄釉烧制中最成功的品种,由于其黄色特别娇嫩,犹如鸡油之色,因此又称为“娇黄”或“鸡油黄”。(杨桂梅)
清 高9、口径19厘米 1960年丁淑贞先生 捐赠 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内壁近口沿处,青花绘绵地梅花纹,碗内底绘山水、树木、亭台,外腹绘赤壁夜游图,并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笔法工整流畅,色彩柔和,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代表了康熙时期的陶瓷绘画特色。(杨振玉)
清 高6.3、口径13.9、足径5.9厘米 1960年丁淑贞先生 捐赠 敞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和内心饰以蓝地黄龙戏珠纹,胫部饰三层莲瓣纹,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青花是釉下彩绘瓷,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主流产品,各时期的青花瓷艺术风格不同,各领风骚。雍正朝的青花瓷工艺精湛,以典雅秀美的器形、洁白莹润的瓷质、稳定鲜艳的色调而闻名天下。蓝地黄釉为青花瓷的品种之一,始...
宋 高6.2、口径12.5、足径3.9厘米 196O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敞口、内口沿一周凸起,斜壁深腹,小圈足。釉色深褐,造型古拙。 建阳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北宋时突然兴起,这与上层社会饮茶、斗茶风尚有直接关系。《茶录》中有“茶色白、宜黑盏“之称。 在建阳水吉镇窑址,出土有“供御”“进#”款识的黑釉碗,说明曾为宫廷烧制。 (张燕)
宋 高5.5、口径11.6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口微敛、斜壁、圈足,内外施黑釉,外壁施釉未到底,内壁近口沿处有突弦纹一周,为点茶注汤的水面限度,碗内以写意法绘折枝白梅。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窑场,以烧黑釉瓷为主,这种黑地白花碗是当时的大宗产品。 (张燕)
宋 北宋 高3.8、口径9.9、足径2.3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撇口、斜壁、窄圈足,足底刮釉露胎,胎浅灰色,质细腻。器内印层层的波涛纹和四尾游鱼,碗心为一朵花萼。外壁光素,釉层厚而匀净,釉内有分布均匀的小气泡。 印花是宋代耀州窑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题材以牡丹、菊花等图案为主,水波游鱼纹较少见,该碗印花纹饰自然流畅,风吹波起,鱼随水游,动态感很强。(张燕)
宋 北宋 高5.1、口径20.8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六出花口、斜壁、浅底、圈足。内壁有与花口相对的凸棱六条,整个碗形犹如绽开的六瓣形花朵,内底划云龙纹。龙身弯曲,张口吐舌,纹饰清晰生动,除口沿外,通体施白釉,釉色柔和,白中微泛浅黄。 由于北宋定窑采用覆烧法烧制瓷器,器物倒置于匣钵内,故底足满釉,而口沿刮釉呈涩边,俗称芒口,为了弥补芒口的缺陷,遂采用在芒口处镶金...
清 康熙 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
宋 北宋 (960-1127年) 高15.5厘米、口径318厘米、足径15.3厘米
明 宣德 陈设品 高18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7.8厘米 碗撇口,深腹,丰底,高足中空外撇。通体青花纹饰,内口沿绘海水纹,碗心为团龙纹,外口沿下青花横书“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绘波浪涛天的海水之上飞奔的行龙,神态威猛矫健,有翻江倒海之势,气势磅礴,足柄为江芽海水纹。 龙纹是明清官窑瓷器典型装饰纹样之一,形态多样,有云龙纹、穿花龙、赶珠龙、莲池龙、海水龙纹等。明初朝...
清 高6.7厘米,口径14.9厘米,足径6.1厘米 碗为撇口,弧腹,圈足。通体五彩纹饰,口部绘八宝纹,腹部绘双龙赶珠及双凤穿花纹,龙头朝上,凤头向下,内底绘龙戏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所饰龙纹头上有角分叉,毛发后披;鼻翼两侧飘长须,髭、胡、背鳍和尾鳍俱全,鳞甲分明;张口,下颚长于上颚,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五爪,拇指与食指分开,是较典型的清代龙象。青花五彩出现于明...
清 高9.7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5.5厘米 碗为撇口,弧腹,圈足。通体青花纹饰,内口饰如意云头文,内底绘云纹;外口饰如意云头纹,腹部饰二龙赶珠纹;底部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清 高5.1厘米,口径10.1厘米,足径4.7厘米 碗为撇口,弧腹,圈足。通体五彩纹饰,口部绘八宝纹,腹部绘双龙赶珠纹及双凤穿花纹,龙头朝上,凤头朝下;碗内底绘龙戏珠纹;外底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清 高5.9厘米,口径9厘米 碗为撇口,深腹,圈足。腹外壁用釉里红绘五条团身龙,内底相同图案,线条纤细,刻画入微。外底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款。
元 高5.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厘米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开创于北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明两代继续生产。龙泉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装饰手法有划花、贴塑等。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器经过海路大量出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