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月2日上午,巴中市恩阳区居民伍永学在屋后修路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文物专家从中发掘出一个宋代陶罐和一个明代青花瓷碗。据文物部门介绍,该墓穴系夫妻合葬墓,初步推断修建于明代。 村民修路挖出疑似墓穴 4月2日上午,家住恩阳区松梁村2社的村民伍永学正在修一条通往自家院坝的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突然挖出了两个石头打造的疑似墓穴。 因为平时村干部讲过挖到疑似文物后要立即报告,于是伍...
古墓发掘现场。 宋代古墓藏品。 明代古墓藏品。 4月2日上午,巴中市恩阳区居民伍永学在屋后修路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文物专家从中发掘出一个宋代陶罐和一个明代青花瓷碗。据文物部门介绍,该墓穴系夫妻合葬墓,初步推断修建于明代。 村民修路挖出疑似墓穴 4月2日上午,家住恩阳区松梁村2社的村民伍永学正在修一条通往自家院坝的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突然挖出了两个石头打造的疑似墓穴。...
中国与瓷器,这两个词已经是紧密相连的了。平常生活中,瓷器总伴随着我们。但一只按照古法全手工制作的青花瓷碗,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真的是段复杂而有趣的故事。 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这真的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一般说来,古法制作一个瓷器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舂泥、拉坯、印坯、利坯、画胚、施釉、开窑……景德镇的老匠人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拉坯的一辈子拉坯,烧窑的一辈子烧窑!每一步技法都是需要...
明时期五彩的发展 五彩瓷器自元代创烧以来,到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彩瓷品种。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到成化朝,五彩很流行,均与青花结合,以青花勾轮廓线,再在轮廓线内填人釉上颜色。红、黄、绿、紫连青花共五色。但一器物并不一定五色均用,有的只用二、三色。传世的弘治彩瓷中,有以红绿、翠绿、赭色为装饰的五彩松竹梅盘等器物,正德也有釉上五彩器,但比较少见。嘉靖、万...
高3.6厘米,口径14.1厘米,底径6.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碗十花碗口,口一下渐敛。里外满釉,底一圈支烧痕,碗外刻直线五条。 越窑青釉花瓣口碗 根据唐代墓葬资料,当时已通行撇口碗。这种碗口腹皆向外斜出,壁形底,制作工整,是中唐时出现的新品种。它与敞口斜壁形底盘和撇口平底碟器形风格相同,成为一套新颖的饮食用具。同时还有口沿外翻,碗壁近于斜直,矮圈足的翻口碗和敛口浅腹的平底碗等。到了晚唐,...
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第四位的皇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君主,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四十五岁登基,庙号世宗,年号雍正。 雍正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洒洒不下数十万言的手书朱批,体现了其赏罚分明、严厉刚猛又至情至性的率直。雍正帝曾自评功业:“朕反躬内省,虽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汉唐宋明之主对之不愧”,史学界也公认为雍正是位承先启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 在文化事业上,雍正讲究...
昨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近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古墓。遗憾的是,该古墓已经被盗,墓室内仅残留一只施褐色半釉瓷碗。据考证,这只碗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系珍贵文物。 3月9日下午3时许,巴州区文物管理局接到恩阳区渔溪镇文化站站长报告,该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墓室里有一只碗。区文物管理局立即派人...
出土的瓷碗。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 谢颖 白川东)昨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新局获悉,近日,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古墓。遗憾的是,该古墓已经被盗,墓室内仅残留一只施褐色半釉瓷碗。据考证,这只碗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系珍贵文物。 3月9日下午3时许,巴州区文物管理局接到恩阳区渔溪镇文化站站长报告,该镇方池垭社区二组村民在新居建设工地开挖地基...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 北宋黑釉油滴瓷碗,高9厘米、口径30.2厘米、足径11.8厘米,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收集,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油滴,是宋代黑釉瓷的特殊品种之一,特点是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状如夜空的星辰,又似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其形成机理是釉层中的氧化物经高温发生分解所致。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属结晶釉,其盛烧于北宋,衰于元末,以福建的建窑最为有名。古...
清雍正黄地绿彩婴戏图碗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此品种碗创烧于明嘉靖朝(参见《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 · 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104,图85),清康熙朝延续烧造(参见上引书,页109,图90),风格粗犷。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皇帝要求下,制作日益精细,而使此类器物成为黄地绿彩品种之上品,而有“黄八子”之美称。 釉面明净,釉光莹润。碗内施黄釉,外壁...
青花碗、盘是元明时期建水窑的大宗产品,也是出土量较多的冥器,一般出土于脚龛位置或者用于火葬罐盖。有敞口深腹、侈口浅腹、弧腹、折沿等形制,外壁以弦纹、点纹、蕉叶、牡丹、菊、莲、杂宝、鱼纹等为主要装饰图案,也有开光牡丹、缠枝莲、云气、仙山琼阁等图案装饰。碗内壁以人物、鱼、凤、蝙蝠、瑞花仙草等吉祥图案为装饰,清新明快,情趣盎然。如青花高足碗(图5),个旧王林寨小满坡明代墓葬(95GWM30:3)出土,造...
清雍正 粉青釉暗刻福山寿海图碗一对 粉青釉锥花暗刻,为雍正朝唐英仿宋湖田窑品种。碗心暗花锥刻海浪翻滚,两只蝙蝠上下翻飞;外壁暗花装饰,通景福山寿海,九只蝙蝠飞翔天际,寓意九五之尊福寿万年。碗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款。 黄地绿彩,又名黄釉绿彩,为明永乐时期创烧的官窑瓷器品种,系在暗刻装饰瓷胎之上,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铁黄釉为地,以铜绿彩填绘暗刻纹饰的瓷器品种。明永乐时期,黄地...
在中国彩绘瓷器品种中,珐琅彩可谓独树一帜。珐琅彩瓷以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技巧,不仅赢得清代皇帝后妃们的喜好,也赢得今人对其的偏爱。 珐琅彩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提及珐琅彩瓷,我们不得不说到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雍正时期的瓷器,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
通体施白釉,光洁莹润。外壁绘青花西王母乘鹿车游园图案,西王母为道家仙境人物,坐轿而行,侧边楼阁厅堂,杨柳荫荫,随风舞动,人物刻画细腻生动,神情各异。外底心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为万历御窑精心之作,存世罕见。1月24日北京保利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以13.8万元成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