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盖碗,传为唐蜀相崔宁之女所创,李匡义《资暇录》卷下《茶托子》:“建中……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取碟承之……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用于世”,到明清时期盖碗广为流传。笔者要介绍的这件盖碗(见图),原为四川王禹成在1929年所置办。 由四川宣汉县档考证,王禹成为四川宣汉人,在1949年重修了四川宣汉王氏宗谱二卷(木刻本),在民国时期只有族长或由族长委派族里德才兼备有较高地位等级的人员才能编修族...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北宋,高4.5cm,口径13.1cm,足径4cm. 碗敛口,外口沿下有一周突棱,弧壁,痩底,圈足。足部露胎无釉,通体月白釉紫红斑装饰。造型古朴端庄。 宋代钧釉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深的称为天蓝,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釉。
钧窑天蓝釉墩式碗,北宋,高5.9cm,口径10.7cm,足径5.1cm. 碗呈墩式。敞口,直壁,近足处内收,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底部无釉,以备使用垫饼垫烧。釉层乳浊,恰似蔚蓝天空之色,故曰“天蓝”釉。口沿处一周略呈淡黄色,为还原气氛烧成所致。 此碗器形古朴稳重,给人敦厚淡雅之美感。
钧窑天蓝釉碗,北宋,高7.9cm,口径18.9cm,足径5.7cm. 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 此碗圈足处不施釉,露出胎色呈黄铜色。清代乾隆皇帝御制诗《题钧窑碗》,其中有“围匡底用以铜锁,口足原看似铁坚”句,描述的正是这种似铜铁色的圈足。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北宋—金,高4.1cm,口径8.3cm,足径2.9cm. 碗敛口,深弧腹,圈足。胎呈褐色,质地坚致。里、外施天蓝色釉,上有紫红斑,匀净光润。口沿呈浅黄色,圈足涂褐色釉。 北方中原地区的民间钧窑系产品中,时常会在蓝色底釉上涂抹红(紫)色斑块。红斑系氧化亚铜胶体粒子的呈色,这些釉斑的形状不定,没有规律,具有随性率意的特征,融合在底釉中,如同窑变自然形成的效果一般。
定窑白釉印花折枝花卉纹碗,北宋,高9.3cm,口径26.6cm,足径8.7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牙黄。口镶铜釦。碗外壁光素,内壁模印折枝花卉纹。 此碗形体较大,制作工整,印花生动,反映出宋代定窑印花白瓷的烧造水平。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芙蓉纹花口碗,北宋,高6.4cm,口径19.8cm,底径6.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呈六瓣葵花形,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牙白釉,釉面有黑色细小杂质颗粒,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釦,近足处及足底露胎。内壁模印缠枝芙蓉花纹。
定窑白釉印花鸳鸯鹭莲纹碗,北宋,高7.5cm,口径20.7cm,足径6.6cm。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里外施白釉,口沿处无釉,镶铜釦。碗内印花装饰,内底为鸳鸯、鹭鸶、莲花纹,近口沿处有一道回纹。印花布局严谨,纹饰清晰。碗外壁光素。 此类碗形为宋代定窑典型风格,对同时期的宿州窑、泗州窑、景德镇窑等均有较大影响。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菊纹笠式碗,北宋,高4.6cm,口径16.6cm,足径3.6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圈足。内外施白釉,口镶铜釦。外壁光素,碗内印花装饰,内壁模印缠枝菊纹,近口沿处印回纹一周。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海石榴纹笠式碗,北宋,高5.7cm,口径20.3cm,足径4.4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圈足。内外施白釉,口镶铜釦。碗内印花装饰,近口沿处印一周回纹,内壁印缠枝石榴花纹。 石榴因多子而满足了人们祈求多子多孙的愿望,故被赋予吉祥寓意,被大量用作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装饰题材。此碗所印缠枝石榴花异常清晰,反映了定窑印花瓷器高超的制作水平。
定窑白釉印花凤衔花纹笠式碗,北宋,高5.2cm,口径17.8cm,足径3.5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圈足。内外施白釉,口镶铜釦。外壁光素,内印花装饰,主要纹饰为凤衔花纹,近口沿处印一周回纹。
定窑白釉刻划花折枝芙蓉纹花口碗,北宋,高8.1cm,口径20.4cm,足径6.4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呈六瓣葵花式,斜直壁,圈足。口沿无釉,镶铜釦。通体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内壁图案与口沿处的葵瓣相对应,分为六组,每组刻划芙蓉花一枝,内底亦刻芙蓉花纹。图案清晰,刻划线条流畅。
定窑白釉刻划花鱼藻纹碗,北宋,高5.4cm,口径11.5cm,足径3.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无釉,外壁釉面有垂流痕。足边不甚齐整,有粘沙痕迹。外壁光素,碗内近口沿刻划弦纹一道,内壁刻划双鱼水波纹,图案线条流畅。 北宋定窑瓷器一般都胎体轻薄,形体线条柔中见刚。
定窑白釉刻划花石榴纹碗,北宋,高8.9cm,口径18.6cm,足径7.8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微撇,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碗内光素无纹,外刻缠枝石榴纹。一侧为花朵,一侧为绽开的榴实,缠绕的枝叶将花与榴实连为一体。釉色白中略泛牙黄,局部有泪痕。
定窑白釉刻花菊瓣纹笠式碗,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2.5cm.故宫博物院藏。 碗呈斗笠式,敞口,瘦底,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口镶铜釦。外壁光素,内壁刻30个菊花瓣。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菊花瓣的宽窄不一,说明刻花工匠并不刻意追求整齐划一,而是力求体现花卉的自然形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