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没有青花的蓝白相映,没有彩瓷的繁复缤纷,仅凭纯净一色,却不输于“浓妆淡抹”,这就是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单色釉在宋元时的创烧已经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官窑出品的精炼单色釉瓷更是臻于顶峰。明清单色釉瓷的精湛技艺,至今令人刮目相看,也成就了它在拍场上的屡创新高的佳绩,在2013年佳士得成交作品中,一件甜白釉暗花撇口碗便以2700万港币锋芒渐露,引起藏界轩然大波。 成化天字款...
1958年,一批考古工作者在伊朗西北部一处名为哈桑卢的铁器时代堡垒中进行考古发掘。这里早已是一片烧焦的废墟,而就是在那层层废墟下他们挖出了一个尽管有破碎但极其华丽的金碗。 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这枚蕴含3000年历史的金碗随即成了世人追捧迷恋的对象。第二年,它就以全彩配图形式与关于哈桑卢考古发现的文章一同登上《生活》杂志。 然而,这一绝世发现背后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光彩。这只碗恰巧发现于一...
图1 清乾隆款御制矾红三清茶诗瓷碗 图1 清乾隆款御制矾红三清茶诗瓷碗及内底 图2 清乾隆款御制青花三清茶诗瓷碗 图2 清乾隆款御制青花三清茶诗瓷碗内底 清朝历代皇帝嗜茶,宫廷饮茶之风盛行,宫廷内务府专门设有“御茶房”。其中以乾隆皇帝嗜茶闻名,品茶鉴水有独到之处。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于乾隆八年 (1743)规定,每年正月从初二至初十之间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宴请文武百官,场面...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北宋) 鉴赏: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 这件北宋刻花牡丹纹碗,高7.5厘米,口径23.3厘米,底径6厘米。敞口,弧腹,圈足,足削修规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质坚密。碗内刻花,一周弦纹下刻缠枝牡丹花叶纹,一花盛开,二蕾含苞待放,花叶上均划出叶脉。该碗刀锋犀利、潇洒,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既追求了形式变化,又能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花冠...
王中军豪掷6176.5万美元(约3.77亿元)拍得梵高晚年画作《雏菊与罂粟花》 马丁·基彭伯奇的《无题》1.15亿元!毕加索的《两个小孩》1.72亿元!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3.77亿元!被这些天价油画惊呆的小伙伴们,要是知道买主全是国内的土豪们,刚扶住的下巴会不会又掉了?在收藏界,苏富比、佳士得这些老牌拍卖行把咱的古董家底兜售给西方藏家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中国藏家在国际拍卖场上频频向大师画作...
龙泉窑梅子青菊瓣碗(南宋)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 龙泉窑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 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
唐 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 重392克 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 重391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
唐英在其雍正十三年所撰的《陶成纪事碑》中称,他曾根据景德镇东二十里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窑址觅得瓦砾,因仿其色泽、款式烧籹成粉青色宋釉,即为此类品种。对碗侈口微外撇,弧腹,圈足。内外均施粉青釉,釉质晶莹,足边无釉。胎体轻盈坚致,器形秀巧独特,外壁装饰四朵连枝牡丹花,为浅浮雕技法精制而成。其花饰疏朗有致,布局之妙,独见匠心。剔刻精湛细致,富具立体感,所施粉青一色,温润厚腴,秀美天成,淡淡的嫩翠色,予人...
银碗口沿下内束,折成略有弧状的斜壁。圜底,外腹壁捶出十朵如意云头,器底焊接附加鎏金圆饰片。圆片内以鱼子纹为底,中心模冲出两只相对的瑞狮,双口衔折纸,脚下亦装饰一株折枝花,边缘为一圈绳索纹,绳索纹外加饰一周向内翻卷的波浪纹,纹饰均鎏金。 唐王朝的繁荣与开放,是唐朝的文化呈现出缤纷的多元化风格,表现在手工业制作上则是除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工艺和装饰风格外,还有许多从西域传入的外来文化元素。尤其是金...
明宣德 青花花卉纹大碗 直径:21cm.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此碗侈口、弧腹、圈足,制器有度,典雅秀美。其胎骨坚致细腻,釉质莹润自然。碗内外均以青花为饰,其青花色泽浓艳泛紫,铁锈斑深入胎骨,体现典型宣德特征。碗心绘一折枝牡丹,外加双圈,内壁绘六朵折枝莲;外壁绘缠枝莲花及番莲六朵,宛转勾连,姿态曼妙。近圈足处绘饰蕉叶纹,繁密齐整;内口沿与足墙皆点一圈梅花纹,舒朗清新。纹饰连续看之...
10月21日,为期3天的翰海2014秋拍暨20年庆典拍卖会作品预展在京开幕。预展共呈现4200余件拍品,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只元代五彩戗金碗。此碗经多位专家过眼,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五彩戗金瓷器中,最完整并且色彩和纹饰保存最好的一件,估价待询。 翰海瓷器部工作人员称,五彩戗金瓷器在国内的面世,将中国陶瓷史的五彩瓷烧成时间提前了半个世纪。拍卖会将于10月24日—26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
明成化青花为明宪宗成化(公元1465-1487)时的景德镇官窑。成化青花大多采用国产的平等青,颜色蓝中微泛灰青,以色泽柔和、淡雅而著称。成化青花被世人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主要有瓶、杯、罐、洗、碗、盘等器型。成化瓷器胎质纯洁,白釉如脂,图纹绘制笔法流利,造型玲珑俊秀,胎体细润轻薄,色调柔和宁静。据悉,明成化年间烧制的成化青花碗,不仅形体玲珑秀奇,端巧工细,表面绘制纹饰更是精美绝伦,配以淡雅的青花白...
“祭蓝”又称“霁蓝”,是一种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在1280摄氏度——1300摄氏度的窑内一次烧成。这件祭蓝碗色泽深沉,色调浓淡均匀。“祭红”,是鲜红釉中的一种,因这种釉色常用来祭祀而得名。又因它创烧于宣德年间,也称“宣烧”。古人配制“祭红”时不惜工本,在釉料中常加入珊瑚、玛瑙、寒水石等,有的配方甚至掺入了黄金,但烧成率却很低,所以祭红碗的价值非常高。
唐代 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窖藏 银盖碗高11.7厘米,口径21厘米,重1220克。在装饰上它采用散点式手法,盖顶中心錾刻出一朵六出大团花,周围及腹部散点式地配置了六朵向心式小簇花,纹饰全部鎏金,简洁大方又不失华贵。
据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有“天文年制”款的景德镇白瓷和红绿彩,可以证实,日本在景德镇早有专门定制瓷器的传统。日本现存有一批明天启、崇祯及清初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有各种茶具、餐具、香盒、碗及扇形、提篮形等各种日用器皿,器形和图案纹饰都具有日本异域风格。其中部分有“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制作极为精良,在日本被称作“祥瑞”,为瓷中上品,“染付”为中品,“吴须”为下品。 “祥瑞瓷”实指日本学术界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