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本和萨尔瓦多(Salvadoran)考古学家于上周五(7月4日)称其在萨尔瓦多共和国(ElSalvador)发现了三具珍贵人类遗骸,其历史可追溯至1,600以前,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地区早期人类聚落的情况。图为2014年7月4日,萨尔瓦多共和国首都圣萨尔瓦多(SanSalvador)国家人类学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Anthropology)在其举办的新闻...
7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科学家从一根大腿骨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DNA,这个人类祖先生活在大约40万年前。这根大腿骨属于古人类或者是早期人类,即海德堡人,这一发现为人类进化史提供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拼图。 借助现代科技重新得到并给这些高度降解的远古DNA排序,科学家仅用2克骨粉,就能重建几乎完整的线粒体(mt)基因组。在西班牙北部名为“骨头坑(Pit of Bones)”的一个地下洞...
7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发现一个罕见灵长类动物的骨骼,认为它是人类家族树里最古老的成员。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发现,地猿始祖种与人类血系相关,这项发现是基于对地猿始祖种颅底的检测。 阿尔季散落的骨骼发现于1994年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裂谷,整个头骨被压扁成只有2英寸高。研究人员在花费数年时间将125块骨骼碎片拼接在一起后发现头部、手部和足部的特征相对完整。 阿尔季的骨骼...
6月30日,在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内,考古工作者正在进行发掘工作。当日,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此次考古发掘由中科院以及宁夏考古专家共同开展,并有国外考古专家参与。据了解,水洞沟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自1923年首次发掘以来,已经历过5次正式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石器和300多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
说起红山文化,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说到中国第一玉雕龙和玉猪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精美之作——红山玉器,从文化到收藏都充满神秘色彩,今天就随中国文物网一起揭开红山玉器的神秘面纱。
凌家滩先人用废的石斧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凌家滩时期稻壳印痕 正在发掘的壕沟遗址现场对外开放 在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物局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共考古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凌家滩遗址现场临时展厅、内环壕发掘现场及凌家滩考古工作站相关文物陈列等,前来参观考古现场的除了市民代表,还有70多名...
也许,它只是一块儿尾部尖尖的石头;又或许,它只是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块儿,可在50万年前,它的敲敲打打,代表的却是当时中原地区最先进的生产力,同时也是“郑州制造”的开端和萌芽。 敲敲打打中 “郑州制造”开始萌芽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从距今约300万年前人类诞生开始,至距今约1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结束,这一漫长岁月占有99.8%的人类历史。而距今约50万年以前,中原地区已经有人类...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12日报道,一位西班牙考古学家近日宣布在坦桑尼亚发现了最新的古人类活动痕迹,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古人类遗址。 据了解,这名年轻的考古学家名叫小路易斯·里奇(Louise Leakey),目前他和他的同事正在加快遗迹的开发工作。此外,小路易斯还向记者展示了刚出土的一块原始人类的头骨,他说:“这块头骨的形状呈现出波浪型。从它波峰的峰值来看,我们可以确定这块头骨的历史...
日前,有网友曝江苏南京老虎山发现古人类遗址。现场有十几名工人在坑道里挖掘,而旁边挖开的坑深大约5米,土层泥土有6种以上的颜色,坑里有疑似石桌子、石凳子物件,还有排水石槽。 南京老虎山位于鼓楼区宝塔桥街道,与城内的狮子山洛卷相望,北临大江。占地面积约32公顷,最高海拔68.63米。近日,南京老虎山发现古人类遗址,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在现场认真测量登记。据现场民工讲,挖掘时还发现了许多遗骸。 据悉...
编者按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那么,参观一座博物馆,就是和人类文明对话。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博物馆藏品始终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印记。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博物馆从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逐渐走入寻常百姓生活。有的年轻人将之作为周末约会的风雅去处;有的老年人将之视为退休后的休憩空间;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安静地走进历史,希冀下一代能探骊得珠。截至2013年...
今年是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85周年。5月18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馆内陈设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再次引发了寻找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话题。自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至今,73年过去了,其间虽经几代人的苦苦寻找,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行踪依然是谜。 一批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走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大厅,一座巨大的雕塑映入眼帘:一...
韩康信,男, 1935年9月13日生于日本名古屋。籍贯:江苏镇江 职称:研究员 学习经历 195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专业学习1962年毕业 工作经历 1962-1973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室工作;1973-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退休后回聘至1999年;2000年至今被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聘为客座教授和兼职...
张君,又名张雅军,女,1967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籍贯:河北省。职称:研究员。 学习经历: 1984年至1988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1988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至199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1年获得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1年硕士毕业后就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史前研究室工作,后调至考古所的科技考古中心,2009年晋升为...
基本信息 作者:[澳] 迈克尔 扬(Michael Young) 著 宋奕,宋红娟,迟帅 译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印刷时间:2013-10-1 印次:1 页数:696页 开本:16 ISBN:9787301232200 作者简介 迈克尔 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 《马林诺...
(2006年7月3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8月7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指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第三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