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关研究人员在本周三(8月20日)表示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与现代人类曾共同居住于欧洲大陆长达5千年之久,直至其种族在40,000年前灭绝,因此这两种族群之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交流和繁衍生息。据在全球最权威科学学术杂志之一《自然》(Nature)上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史前人类与现代人类曾紧密地生活在一起,但他们确实曾依赖于不同的地区而长期共存,从25世代至...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路以北,史村河与长河两河交汇处的一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遗址文化层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
8月4日,考古工作者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新发现一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该遗址中存有大量的泥质红陶片、绳纹陶片及磨制石器,为研究晋城早期人类的生活习性提供了证据。 新发现的遗址位于泽州县境内东(沟)大(阳)路以东、史村河村以南,大(阳)周(村)路以北,史村河与长河两河交汇处的一块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遗址文化层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
8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杜水生等3名考古人员,在晋城市长河、史村河两河交汇地带进行野外考古调查时,竟意外发现了一处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遗址,遗址面积约30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史村河南遗址”。 调查中,考古人员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燧石打制石片。杜教授介绍说,燧石打制石片的发现,说明晋城先民在距今6000年时,已经熟练掌握了制陶技术,学会了用器物汲水、煮饭、储存...
博物馆管理员蒙戈(左)和乌尔文物数字化计划经理哈福德(右)一起检验这具命名为“诺亚”的人类遗骸。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馆内的地下储藏室找到一副极为罕见、距今已有6500年的人类遗骸。 据了解,这具遗骸在大约1930年从伊拉克南部出土后,一直保存在一个类似棺木的箱子里,但却没有记录在案。直到最近,研究人员将博物馆里在乌尔考察的文物进...
据研究人员称,5万年前是人类睾丸素水平的下降促进了艺术和工具的发展。睾丸素的下降改变了人类头骨的形状,而同一时期的文化也得到蓬勃发展。于是这两者便联系在了一起:睾丸素水平的下降使得人类的面孔更利于合作。根据化石记载,现代人类最早出现在大约20万年前左右,但直到5万年前,艺术创作和高级工具才变得广为流传。 作为主要作者,犹他州大学生物研究生罗伯特·西里在杜克大学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项研...
图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陈魁 对于国家来讲,疆土是躯体,形象是灵魂。 对于民族来讲,繁衍是躯体,信仰是灵魂。 对于企业来讲,实体是躯体,品牌是灵魂。 对于个人来讲,身体是躯体,理念是灵魂。 两千年前,以色列犹太民族被迫灭国流浪全世界,正是由于他们保留了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文字,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俗习惯,所以能够在当今重新立国,并且成为世人不可小觑的民族形象。由此看来,文化的力量是...
近日,民间考古人士在山西省怀仁县“发现距今万年的古人类生活遗址”的消息引起考古界和网民关注。对此,文物部门回应称,该发现仅是一条考古线索,其本身不具备独立的考古价值,具体情况仍有待考证。 独立学者、作家殷谦于7月15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称,其在怀仁县隐居3年独立考古,发现了“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活遗址”,该遗址距今9900年到10900年之间,比新石器早期的两个代表性遗址南...
记者14日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文物局了解到,该县考古工作人员在日常勘探过程中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活动。”垣曲县自然博物馆馆长吕东风介绍说。 该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解峪乡解村西200米的一个二级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南临黄河支流板涧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达4.5万平方米。遗址内文化层厚达...
记者14日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文物局了解到,该县考古工作人员在日常勘探过程中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活动。”垣曲县自然博物馆馆长吕东风介绍说。 该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解峪乡解村西200米的一个二级黄土台地上,北依山坡,南临黄河支流板涧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达4.5万平方米。遗址内文化层厚达3米,裸露着十几处灰...
殷谦用仪器检测出土物品 石器测定为古人类遗物 14日,山西省怀仁县文化局传来消息称,独立学者、作家殷谦在该县隐居3年独立考古,发现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活遗址,该局现正上报上级相关部门,进一步进行权威论证。 今年37岁的殷谦以笔名“北野”闻名中国当代文坛,他9岁开始发表文章,16岁出版的长篇小说《花开花落》被拍摄成同名电视剧。迄今,他已出版包括小说、散文...
中国旧石器文化遗址水洞沟的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所的专家们期待通过5年的发掘研究工作,进一步解开有关水洞沟石器、人类迁徙的谜团。 据介绍,经过近20天的发掘,目前发掘点第一文化层的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发现一些碳的信息。由于以前几次发掘在第一文化层中没有发现特别多的年代证据,所以这次将试着把这些碳信息采集起来进行串联,进一步夯实年代...
中国旧石器文化遗址水洞沟的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来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文物考古所的专家们期待通过5年的发掘研究工作,进一步解开有关水洞沟石器、人类迁徙的谜团。 据介绍,经过近20天的发掘,目前发掘点第一文化层的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发现一些碳的信息。由于以前几次发掘在第一文化层中没有发现特别多的年代证据,所以这次将试着把这些碳信息采集起来进行串联,进一步夯实年代证据...
记者7月7日从衡山县委宣传部获悉,衡山影子戏作为“中国皮影”的一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衡山影子戏大约起源于清顺治初年,经过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衡山影子戏以2人包打包唱的形式演出。同时,2人还要手脚并用操控弦、笛、唢呐等乐器,显示出了影子戏艺人的高超才艺。 衡山影子戏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从2009...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