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摘要】本文对北赵和羊舌晋侯墓地的墓葬制度进行性别差异的分析,以考古材料为基本资料,参考传世文献,尝试总结出西周到春秋时期其所反映的性别特点。随着周礼的完善,晋国高级贵族妇女在墓葬制度上所受的限制逐渐增多,如墓圹、随葬青铜器、殉车的等级低于晋侯墓,但在不受限的地方则相对自由,如随葬陶瓷器和玉器较丰富;较之商代,异穴合葬墓的形制严格,夫妇整体性增强;部分随葬品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男女严格的性别分...
在中国已发掘的安徽铜陵、江西铜岭等矿冶遗址中,都没有发现墓葬区,唯有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首次发现墓葬区,填补了中国矿冶遗址发掘这方面的空白。由此,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矿冶遗址中首次发现古墓群 四方塘遗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泉塘村熊家湾,其墓葬区位于遗址东部一条南高北低的山梁上。墓葬区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20米至50米,面积...
8月9日,此次考古项目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披露称,内蒙古2016年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勘探有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在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萧氏家族墓附近,发现了多处辽代砖石、灰土等痕迹,并将于近日开始考古发掘。 盖志庸介绍,此次考古勘探发现的这些辽代砖石、灰土等痕迹,距离此前发掘的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萧氏家族墓只有几百米远。极有可能是辽代贵妃萧氏家族墓的祭祀的享...
5月初,黄岩屿头乡前礁村出土了南宋赵伯澐古墓,轰动一时。 这座南宋古墓,出土了大量随葬丝织品,还原了一位南宋文官生前的服饰礼仪,因而被学界称为“宋服之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参与了黄岩赵墓发掘的全过程。多年的考古经历,让这位“老司机”看到了考古的另一面。 7月30日,郑嘉励在台州市图书馆以《终极之典——从黄岩南宋赵伯澐墓说起》为题,以赵伯澐墓的发现为...
【摘要】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古国【摘要】目前发现的匈奴大型墓葬的年代都在西汉晚期以后。匈奴大型墓葬不仅墓葬形制特殊,而且随葬品也与普通墓葬有较大差别,因此,这里有必要对其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匈奴 大型墓葬 贵族 汉朝 蒙...
为配合贾汪境内一大型工地建设,徐州博物馆从今年4月起,对该工地范围内的三处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的汉墓群位于310国道北侧、贾汪镇泉河村与官庄村北侧的山麓及两山之间的坡地上,自东向西由小洪山墓地、石猴林墓地、土龙山墓地三处汉墓群组成,相距不远。据了解,小洪山、土龙山都是大洞山西南方向余脉形成的山头,石猴林则是小洪山、土龙山之间的一块相对平坦的坡地,当地村民称作石猴林。 经过...
8月3日,“金玉默守——湖北蕲春明荆藩王墓珍宝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来自蕲春县博物馆、湖北明藩王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130余件(组)明荆藩墓葬文物精品亮相浙博,精美的展品以金银器为主,并有少量的玉器及瓷器,其中不少文物为国内首次展出。 明朝为了巩固专制统治,实行皇子分封建藩的制度,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子朱瞻堈成为第一代荆王。明朝共有藩王266位,而湖北境内共有藩王44位,先后累...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
“出土的丝织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质之高,纹饰之美,都是过去罕见的,堪称宋服之冠!” “800年保持如此好的骨骸,是长江以南所罕见的!” “朱漆大棺还能够这么光鲜铮亮如同新造,令人震惊!” 这是国家文物局丝织品保护基地、体质人类学研究基地、漆木器保护中心的权威专家学者,在清理考察黄岩赵伯澐墓葬出土文物时,所发出的感叹。 黄岩宋墓抢救性考古发掘以来,受到了国内相关文物保护机...
人物简介: 钱国祥,男,1961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79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83年7月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93年担任洛阳汉魏城队长,主持该城考古勘察工作。2007年兼任洛阳工作站站长。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洛阳工作站站长、洛阳汉魏城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1...
进入人流如织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从正门转个弯,便到了杨文宗所在的壁画保护部。他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能揭取古墓葬壁画,能修复出土青铜器;还曾作为我国首次赴海外修复流失中华文物专家组组长,完成修复昭陵石刻。 致力构建中国文物保护理念体系 1985年,22岁的杨文宗进入原陕西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当时,文物修复讲究师徒传承,杨文宗跟着师傅跑腿、打下手,再到...
日前,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对我市袁氏家族的两处古墓进行了相关的实地考察,成功地验证了湛江有袁崇焕后人的真实性,对湛江古墓保护以及宗族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有重大意义。 记者跟随专家一起考察,发现其中一处古墓位于吴川市黄坡镇马台村后山,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据墓碑记载:该墓主人为袁崇焕的后人,墓的外部结构比较完整。而另一处为崇焕公曾祖母殷氏之墓。此墓位于坡头区龙头镇碑头村石头阜山,占地面积200多平...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13年,远处的牧...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左一)在指导丝织品应急保护工作 实验室工作场景 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左三)在指导体质人类学研究 中国最早的织物纽襻 “出土的丝织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质之高,纹饰之美,都是过去罕见的,堪称宋服之冠!” “800年保持如此好的骨骸,是长江以南所罕见的!” “朱漆大棺还能够这么光鲜铮亮如同新造,令人震惊!” 这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