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天山网讯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13年,远处的牧民在...
发掘出的酱釉瓷碗 “经过两三天的抢救性发掘,根据墓砖和墓室造型,可以断定是宋代墓葬。”7月26日,河南省西峡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丁长胜介绍情况时说。 7月22日,西峡县文物部门接到该县双龙镇群众上报发现古墓线索,立即上报市文物部门,在南阳市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古墓位于双龙镇河南村蛮子营村民小组,距地表约2.4米。墓室呈长方形,长约1.7米,宽1.4米,为合...
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最重礼乐制度的时期,编钟在西周不仅是各种大型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只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岳连建介绍,这只青铜编钟是在汉中市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施工现场发现的,从形制、纹饰、铸造特征初步来看,应属于西周晚期编钟中的“甬钟”。这只甬钟高...
近日,山东省惠民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由14人合伙作案的盗掘古墓葬案件,所盗古墓位于魏集镇某村东头一处棉田内,在当地被称作“王坟”,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后裔吴王的墓葬。被告人崔某、田某、林某系主犯,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其余被告人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九个月不等。 2014年7月某天当晚,崔某、田某和林某共聚崔某家中,商议“大事”。“你们村的‘王坟’来头不小哇,听说是朱元璋他重孙子的坟墓,...
发生在金溪县一起盗墓案中,古墓中埋着7件文物,遭遇6名村民盗挖,结果除了一只银瓶完好外,包括银碗、铜镜、瓷碗等6件文物出土时均已破损。 而至今,依旧有法律意识淡薄的村民心存侥幸盗墓…… 6件被盗文物破损仍卖出20余万元 近日,金溪县法院审理一起盗掘古墓葬案。 判决书显示,2014年4月的一天,聂某伙同丁某、丁某某、黄某、余某(均已判刑)至金溪县浒湾镇黄坊村占坊组凤山上挖掘古...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为万元户!”至今,在不少偏僻农村地区,盗墓依然在发生。然而,猖獗盗墓的背后,是一件件古文物遭遇毁灭性破坏,严重影响考古研究。 发生在金溪县一起盗墓案中,古墓中埋着7件文物,遭遇6名村民盗挖,结果除了一只银瓶完好外,包括银碗、铜镜、瓷碗等6件文物出土时均已破损。 而至今,依旧有法律意识淡薄的村民心存侥幸盗墓…… 6件被盗文物破损仍卖出20余万元 ...
2010年上半年为配合杭黄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铁沿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在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瓦窑里自然村南面发现了瓦窑里遗址。 发掘表明,瓦窑里遗址主体堆积属为良渚文化时期遗存。本次考古工作的另一重要收获,是确认手指山北坡外的平缓坡地是一处面积较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瓦窑里良渚文化墓葬的发现、出土和手指山良渚文化遗址的确认,是富阳史前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也...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对记者表示,该所正式启动2016年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勘探。 2015年6月至12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当地文物单位,对锡林郭勒盟多伦小王力沟辽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辽代大型墓葬两座,最终确定墓主人身份为萧太后外孙女。此次考古发掘亦被国家评为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在接受...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在对澄城县王庄镇柳泉村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西周早期的龙钮形玉玺和青铜簋各一件。 据渭南市文物旅游局稽查支队文物大队队长同学孟介绍,这枚玉印是西周早期墓葬中首次出现的随葬玺印,是我国印史上目前所见最早的玉质印章,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龙钮玉玺。 玉玺印面为凹面,内凹约0.2毫米,由十字界格区分。印文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是一种表义性的文字画,...
昨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多伦正式启动2016年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勘探。 据此次考古项目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介绍,作为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萧氏家族墓,虽然考古发掘暂告结束,但留下许多待考证谜团。在墓葬不远处,发现了辽代牙帐城(即管理某一地区的行政中心)遗址,这些遗址与萧氏家族有什么关系,有待考证。这里又是辽代贵妃家族墓地,有没...
7月4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2016年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勘探。 据此次考古项目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庸介绍,虽然对辽代贵妃家族墓考古发掘暂告结束,但仍留下许多待考证谜团。在墓葬不远处,发现了与墓葬有关联、同时代的较大遗址,这与萧氏家族有什么关系,这里是辽代贵妃家族墓地,有没有家族其它成员墓葬,都有待考证。基于此,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此次辽代贵妃墓葬考古勘...
山西晋中猫儿岭墓葬群出土的铜印玺。晋中市考古研究所供图 日前从山西省晋中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市榆次区猫儿岭墓葬群新发现了战国至西汉初及明清古墓葬27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土洞室墓3种。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玉石器、骨器、料器等各类器物,共计240余件(套)。 据介绍,猫儿岭墓葬群位于晋中市东北部的丘陵地带,时间跨度从战国到清代,长...
近日,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经过近一年的缜密侦查和深度研判,成功打掉了一个盗掘古墓葬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九名,破案四起,查获各类青铜器近三十套(组)一百多件。 2015年7月24日,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接到渭滨区石鼓镇石咀头村五组村民报案,称在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自家桃园地面上发现盗洞。渭滨分局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进行勘察。由于案发地地势较偏远、人烟稀少、技防设施不完善,外围调查工...
陕西省文物局6月28日透露,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编著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研究》正式出版,收录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西考古发掘资料的考古发掘工地编号与发掘地点名称对照总目、考古发掘资料统计目录,以及其中重要的306座墓葬考古资料。 据介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城市,进行了多处大型工厂的建设。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对地下埋藏的古代墓葬和遗址造成了影响。1...
近日,在济源龙潭湖南老化肥厂龙湖壹号施工工地建设过程中,发现了三座古代砖室墓葬。济源文物工作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经鉴定为西晋时期墓葬,距今1700多年。这是我市首次发现的西晋墓葬。 据了解,这三座墓葬位于建筑基地所挖的基槽内,下挖深度已达2.5米,三座墓葬顶部均遭到破坏。为保护文物安全,文物部门已勒令施工单位停工,并对工地周围采取保护措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