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名称:青釉熊灯 类别:陶瓷 瓷器 年代:三国 吴 规格:高11.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15.4厘米 简介:青釉熊灯由油毡、灯柱和承盘构成。胎色灰白,釉色土黄。油盏敛口钵形,外壁划有三道弦纹。灯柱是一只幼熊蹲坐在承盘的中心,双手扶头,上顶油盏。承盘为折沿、直壁、平底。底部刻“甘露元年五月造”铭文。幼熊体态比例匀称,似经驯化,故身着衣衫,是研究三国时期越窑瓷器及中国杂技驯...
名称:西晋青釉羊 类别:瓷器 年代:西晋 文物原属:西晋时期日用瓷器 规格:高13.5cm,长15.0cm,宽11cm. 简介:羊呈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两肋刻划羽翼。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此种器物自三国至东晋都有烧造,但东晋以后的制作较为粗糙。它的用途是作为随葬的冥器。羊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羊形青瓷成为一时风尚。 ...
名称:青釉堆塑人兽纹罐 陶瓷造型:罐 年代: 三国(吴) 规格: 高46.4,底径15.3厘米 简介:青釉堆塑人兽纹罐为随葬明器。顶部堆贴有楼阁、鸟兽、肩部和腹部堆贴龟、狗、鹿等并刻画有龙纹。腹部堆塑龟驮一碑,碑面刻有“永安三年”等二十四个字。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为吴主孙休的年号。此瓷器罐形体高大,结构复杂,制作精细,采用模印、堆贴、刻画、镂雕等装饰技法,显示出三国吴...
名称:黑釉堆塑人兽纹蒜头瓶 陶瓷造型:瓶 年代: 汉代 品种: 黑瓷 规格: 高41.5厘米 口径4.2厘米 底径16.2厘米 简介:黑釉堆塑人兽纹蒜头瓶口部作蒜头状,竹节形长头,扁圆腹,平底。器身堆塑有百戏耍和人物兽纹。器施黑釉,釉质不匀,胎呈黑褐色。蒜头瓶形体高大,造型奇特,塑造纹饰形象生动,反映出汉代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此器为早期的黑釉瓷器,在中国陶瓷展史上占有...
名称: 褐釉钱纹罐 陶瓷造型:罐 年代: 汉代 品种: 颜色釉 规格: 高54,口径29, 底径29厘米 简介:敛口,阔肩,鼓腹,平底。肩部及上腹部饰铜钱纹样,下部饰小斜方格纹。器形较大而不变形,表明当时制作工艺的成熟。早期瓷器以青釉最为多见,此器反映了东汉时期色釉瓷器的烧造水平。装饰细腻,纹饰清晰,特別是以钱纹作装饰,定制手法新穎,在同時期器中不多见,保存完好。褐釉...
名称:越窑黑褐釉印纹罐 陶瓷造型: 罐 年代:汉代 品种: 黑瓷 产地: 越窑青瓷 规格:高23.3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16厘米。 简介:直口,双肩,肩以下渐收,平底。器身饰有三角形纹,器施黑褐釉,不及底,胎质灰黑。此罐的装饰技法、造型艺术有原始瓷器和印纹陶的遗风,展示出柬时期瓷器的烧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罐为中国早期的成熟的瓷器,在当时常与青釉器同...
名称:越窑青釉绳索纹罐 年代:东汉 规格:高34、铣距14、于距12.2厘米 简介:越窑青釉绳索纹罐圆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部堆塑交错排列的绳索纹样。通施青釉,釉面光润,胎釉结合紧密,瓷化程度已接近于现代瓷器水平。它是东汉晚期瓷器由原始瓷向近代瓷器过渡的一个标志。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
名称:青釉甬钟 年代:春秋 规格:高34、铣距14、于距12.2厘米 简介:青釉甬钟为仿青铜器编钟的造型,饰有云雷纹、连珠纹,胎质坚硬,外施薄釉。原始青瓷从商代始烧,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瓷器的烧制技术更加娴熟,质量明显提高。此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度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体的原料,这一...
名称:青釉弦纹豆 13.5×14.6×19.6厘米 年代:商 类别:陶瓷,瓷器 简介:青釉弦纹豆,原始陶器。平口,唇外凸,假腹,喇叭形圈足。瓷器上面为一浅盘,腹部饰凸弦纹六道,其间刻以曲线和圈点纹组合纹样。胎质灰黄,坚致细密。施深褐色釉。光洁莹亮,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江西青江吴城商代遗址出工。胎质灰黄,坚致细密,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是研究江西商代中国瓷器文化的一件珍品。
名称:清雍正粉青釉尊 类别:瓷器 年代:清雍正年间 文物原属:清宫御用瓷器 文物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13.3cm,口径21.2cm,足径11.6cm. 清雍正粉青釉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外底采用釉下五彩工艺之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
白釉莲瓣座灯台 唐,邢窑白瓷,高30.4厘米,口径6.5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由灯盘、台柱和承座三部分组成。灯盘呈杯形,中心有插烛圆筒。台柱细长挺拔。束腰饰瓦棱纹,线条清晰明朗。承座凸雕莲瓣纹座。胎质细密坚硬,整体造型庄重、挺拔、精美别致。通体施白釉,釉色白润,釉厚处呈淡青色,底座无釉,有一墨书“永”字。 唐代邢窑以其优质白瓷名满天下。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赞美邢窑白瓷“类银类雪”极...
【名称】:唐长沙窑白釉绿彩枕 【类别】:瓷器、瓷枕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属】:唐代长沙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9.5cm,长16.5cm,宽10cm. 枕长方形,圆角,一侧有孔。枕面白釉地,中央以绿彩绘4朵菱形花纹组合成的大菱形图案,四角又各绘小朵花纹。釉面开细小纹片,底无釉。 此收藏品釉下彩绘褐、绿色花瓣,色调柔和。唐代...
双鱼洗是南宋、元朝龙泉窑烧制的名品之一。此洗之基本造型为折沿、斜弧腹、平底、直足,在洗内底装饰有采用堆贴或凹印两条鱼纹,故得此名。 如图所示,这是笔者收藏的一件元朝龙泉窑粉青凹印双鱼洗。该洗高3.5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5.5厘米,折沿宽1.3厘米。折沿微翘,唇沿较厚,斜弧腹,平底,直足,足墙矮宽,施粉青釉,器足无釉。洗内底中间凹印鱼纹两条,噘嘴翘尾,逆向而游,灵动如活。 ...
北宋时期的磁州窑,是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民营瓷窑,窑址在河北邯郸市观台镇、彭城镇一带,因古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 该窑采用胎仁用笔作铁釉面的方法,烧成一种白釉带黄黑花器,产品朴实健美、风格清新、花纹繁杂,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鱼虫等图案居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器型多以盘、碗、罐、瓶为主,还有各种各样的瓷枕和玩具,其中以“孩儿枕”尤为出色,磁州窑烧造历史长达千余年,由于它具有浓郁的乡土...
白釉彩绘瓷是吉州窑受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的影响于南宋时期生产的,开始时器型仅有盆、枕、鼎炉、盘、粉盒等,到元代则增加了罐、瓶、执壶、碗、杯、器盖、香熏盖等器类,产量有了很大增长。彩绘颜色有赭褐、红褐、红棕等类,主要是运用含三氧化二铁的矿物颜料绘画,在其上面再覆盖白釉层,入窑焙烧后便显现明澈晶亮、红褐鲜明的奇效。彩绘的纹饰题材有虫鱼、云涛、波浪、人物、动物、山水以及花卉、蔓草,还有连弧纹、织锦形曲线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