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绍兴日报》报道,有600多年历史的三江古村正在拆迁,如何保护利用传承三江村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市民的关注。5月21日,袍江新区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杭州、绍兴两地11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村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古村快要没了,很多市民在感情上也难以接受。但该村整体拆迁是根据袍江的整体发展规划而作出,同时也符合村民的愿望和诉求——随着周围各类工厂企业的日益增...
全市52个传统村落的修缮保护将迎来专家“坐镇”。日前,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在市政协对口协商座谈会上透露,本市正着手建立专家驻村制度,让专家全程参与各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 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全市传统村落普遍存在着民居建筑残破、大拆大建破坏整体风貌、村落空心化等严峻问题。委员们一直在呼吁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古都历史文化。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农委、市旅游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已经成立...
全市52个传统村落的修缮保护将迎来专家“坐镇”。日前,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在市政协对口协商座谈会上透露,本市正着手建立专家驻村制度,让专家全程参与各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 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全市传统村落普遍存在着民居建筑残破、大拆大建破坏整体风貌、村落空心化等严峻问题。委员们一直在呼吁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古都历史文化。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农委、市旅游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等...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三江村正进行拆迁,该村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天,袍江开发区专门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杭州、绍兴两地11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村保护利用传承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村有村民1700多户、5100多人,为袍江最大的村落。因袍江开发建设及村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等原因,袍江从2003年开始对三江村进行有序拆迁。据了解,三江村历史上又称“三...
古色古香的更楼和祠堂、庙宇,韵味十足的古街,重新修缮的老台门……近日,记者来到新昌县梅渚镇梅渚村,刚刚整修一新的宅前塘呈现在眼前,年代久远的石栏已经重新修葺,并在别具一格的石栏上配上了山水、人物雕花,古韵味十足,一些原汁原味的石凳子被保留下来。 65岁的黄陆华老人慢悠悠地泡了一壶茶,正和邻居坐在石凳上闲话家常,非常惬意。黄陆华说:“宅前塘从我小时候就在了,一些石栏已经损坏,夜黑时还不敢走近...
贡村村民守护着文物 在皖南第一大淡水湖南漪湖畔,深藏着一座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贡村。 贡家是安徽宣城历史上的一大望族。贡氏始祖为孔子的弟子子贡,宣城贡氏的祖先为南宋的武德大夫贡祖文。因护宋南渡有功,宋高宗将南漪湖畔的这片风水宝地赐给了贡祖文,因此有了“武德大夫的花园别墅”——贡村的由来。 宣城贡氏重视耕读,子孙世代为官,均有封号。凭借显赫的政治地位,鼎盛时期的贡村坐拥完整的...
省人大常委会今天上午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我省保护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有关情况汇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省正联合两广及福建等省份,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相关工作,火山岩传统古村落群已纳入南海文化遗产点之列。 在今年初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杨思涛等13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加强保护我省古村落及其文物古迹的建议》,该代表建议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
年内,由武汉市城建档案馆制作的记录我市5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抢救性声像纪录片《武汉魅力村镇》即将面世。昨日,记者从已完成的纪录片上看到,51个古村落大部分面临消亡,很难见到完整的建筑风貌。 据了解,51个古村落仅有1个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余多为省级、市级,分布在黄陂、江夏、新洲、蔡甸、东西湖等5个区。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江夏区乌龙泉街青山村,一处不起眼的小山坡上,可从土堆中裸露的一...
5月20日凌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普降暴雨,造成江永县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上甘棠村发生洪涝灾害,部分村民被洪水围困。当地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和预备役民兵迅速行动,将受困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图为武警官兵在上甘棠村救援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年内,由武汉市城建档案馆制作的记录我市5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抢救性声像纪录片《武汉魅力村镇》即将面世。昨日,记者从已完成的纪录片上看到,51个古村落大部分面临消亡,很难见到完整的建筑风貌。 据了解,51个古村落仅有1个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余多为省级、市级,分布在黄陂、江夏、新洲、蔡甸、东西湖等5个区。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江夏区乌龙泉街青山村,一处不起眼的小山坡上,可从土堆中裸露的一片片...
按照既定方案,三江村人正在陆续搬离这个他们曾世代居住的村子。村民马定乐告诉记者,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整个村子就会被拆平,三江村就此消失。 三江村隶属浙江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斗门镇,去年三江村开发区被列入整体拆迁计划。 古村将成废墟 关于三江村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三江村又称“三江所城”。 三江村因驻军而兴,是绍兴军民抗倭的历史见证。明朝时,为防御倭寇进犯,朝廷在全国沿海...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记者日前从省住建厅获悉,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进入公示阶段,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上榜。 吕庄子,俗称“吕家庄”,隶属武城县四女寺镇,是鲁西北平原上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运河古村。历史上的吕家庄,因其坐落于古运河交通要塞,交通便利,商贾云集。 该村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现存文化遗产不仅有世界...
一边是人烟稀少的破败古村落,一边是都市人对纯朴乡村的向往。如何让古村落重现生机,又能带动乡村经济?近年来,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盘垟村、藤桥镇双潮社区东坑村、洞头县北岙街道隔头村沙岙底自然村、洞头县北岙街道海霞村胜利岙自然村、瓯海区茶山街道京山村自力自然村等多个古村落已被工商企业相中。项目投资方在原有民房基础上,融入了文化、艺术、创意、旅游、休闲等新元素。目前,盘垟村首期已向游客开放,吸引了不少“新...
“三月陟山中,崎岖处处同。溪流因雨涨,木叶著霜红。”宋代状元沈晦游历松阳古道所作的古诗,现成为了三都乡杨家堂村内古道的真实写照。石阶“原汁原味”,修缮多用就地采集的建材和石料,唯一不同的是,新古道不再“崎岖处处同”,而是一步一景,休闲养生。 近年来,松阳县规划先行、试点示范开展了松阳古道的修复与保护工程,将古道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有机融合。 “杨家堂古道根据《松阳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总体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