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访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邹永祥 前言:因时代的久远,古村落作为百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极大的建筑艺术价值与民俗文化研究意义。时下,古城文化热在岭南掀起了一阵人文旋风,对于民间文化的尊崇,激起了更多人文志士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与兴趣。那么在古城遗迹逐渐向现代都市华丽转身的今天,如何挖掘古村落特色,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采访了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邹永祥先生,请这位“惠州民间文化的守护...
在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朱五楼旧址前,切割青石的声响此起彼伏,施工人员正在仔细地勘察现场并和施工图作比对,“古宅的修复工作最难做,必须要保证完全一致,哪怕是一砖一瓦。 ”施工项目负责人说,时间是检验古建筑修复工程的唯一标准,此次修复将采用传统原料和工艺。 据了解,荻港村将在加强对古村落原貌保护的同时,还将着力进行古建筑的修缮和水环境的整治工作。所有的修缮工作将在年内全部结束。 近年来,...
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的千年古村马固村,村民住宅被整体拆迁。拆迁中,村中的古文物未能幸免,7处不可移动文物被拆掉5处。当地一名刘姓官员回应外界声讨时称,“政府在组织拆迁时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网络。网友纷纷呼吁留住古建筑。当地村民也自发保护起尚未拆掉的文物。 京华时报记者前往郑州多个村庄探访发现,类似马固村的文物或古建的流失情况...
郁郁青山之间,袅袅白雾之下,烟雨中青砖黛瓦的古村、高低起伏的马头墙下,曲折小巷,潺潺流水,还有那徜徉在青石板上的游人……这或许是许多人心中朦胧的“乡愁”。近日,由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思与行——2015年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穿越千百年,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却是许多城市人永远...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其经历了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建筑文物。针对媒体记者“不可移动文物为什么被拆迁”的问题,一名官员称:“政府在组织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拆掉了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 在笔者看来,此事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上的“卸磨杀驴”心态:地方文物越多,地方政府脸面当然越光彩,有多少申遗式“保护”糅杂着地方官员政绩式思维和贴金的打算?而如今“说拆...
日前有媒体报道,郑州市上街区千年古村——马固村遭遇大部分被拆。郑州市上街区回应称,被拆房屋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翻修改建建筑,且古村7处文物普查名录建筑多是未定级文物,分别都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文物保护专家表示,在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好那些散落的文物古迹,检验着地方政府文化远见。 媒体报道称,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拆迁后...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文物被拆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村庄,如今已被拆得仅剩两处文物。 马固村被拆的原因是要规划建设智能电器产业园,这让许多文保志愿者疑惑不解:凭什么要牺牲这个千年古村? 4月14日一大早,文物保护志愿者彭保红等来到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几天来古村被拆的事情让她十分揪心。...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据马固村村民说,前段时间上面规划了一条路,正对着马固大庙,如此一来,这里的文物就不复存在。“修路为啥...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当地拆迁后,只剩下两处文物建筑。峡窝镇刘姓官员称,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 大规模文物普查和保护的背景下,当地官员还说不知是文物,令人匪夷所思。 据马固村村民说,前段时间上面规划了一条路,正对着马固大庙,如此一来,这里的文物就不复存在。“修路为啥不能绕开?”...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由于缺乏依法保护文物的法治意识,一些地上的古代建筑文物会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法保护古代建筑文物就更加重要。如果按照人们习惯的流行说法是地下文物数陕西、河南,地上文物数山西。因此,对于现在仅有的古代地上建筑文物进行依法保护,这在河南来说非常重要。但在某些为官者心目中,他们对于古代建筑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尽快把所有有碍房地产开发的建筑统统拆除。被称为中原...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拆迁后,只剩下王氏家庙和马固大庙两处建筑。(4月12日《法制晚报》) 这座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在历经战火动荡年代依然被完整保存下来的马固村,却在和平发展的今天,遭遇了噩运,这是谁之悲,又是谁之殇?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
在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马固村不仅历史悠久,还有众多精美的古代建筑,文物遗存丰富,大量的雕刻、书法精品散存于碑碣、匾额之上,庙宇之中,著名书法家赵东阶、魏联奎、汜水知县潘思光的书迹均有留存。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落,如今已被拆得荡然无存,仅剩两处文物,其中一处随时可能被拆掉。 志愿者发微博呼吁保护文物 ...
舞龙表演、特色小吃、民宿体验……这两天,走进有850年历史的兰溪市黄店镇芝堰村,游客们都能体验到这些极具传统特色活动。芝堰村党支部书记陈宝昌说,从3月20日开始,该村每天要接待近万名来自周边县市的游客。 “乡村游不仅是看山山水水,还需注入文化内涵,这样才有强大的生命力。”黄店镇党委书记倪红光说,该镇的乡村风情游整合了当地特色的文化节目,给游客带来浓浓的“古村古街古风俗”氛围。
3月6日,市委书记徐加爱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并永久落户金华。“金华古村落保护有基础、有特色、有条件、有创新,更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加爱提出,由国家建设部牵头,设立“世界古村落保护大会”,金华愿意成为大会的永久落户地;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的立法工作,改变目前未列入文物保护对象的古建筑保护利用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