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家住南安丰州的洪先生在朋友圈晒出朋友收藏的碑刻,引起了不少文史爱好者围观。碑刻正面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题跋,长洲(今江苏苏州)沈恒刻字,背面为墓志铭,十分罕见。 2015年在霞美出土 碑刻正面为祝枝山题跋 昨日,记者联系到洪先生的朋友王先生。王先生是一名古玩爱好者,经常到民间收罗一些“宝贝”,这方墓志铭,便是他从另一名收藏家手中购得。 “墓志铭主人为李贽族亲林可邑,霞美...
记者12日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该馆首次公布了唐代宰相韩休和夫人柳氏的两方墓志内容和研究成果,考证补充了史料记载,为后人研究韩休及其家族成员的生平提供了新的资料。 唐代宰相韩休直言敢谏,刚正不阿。他的儿子韩滉是画家,所画《五牛图》为传世名画。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合葬墓发现于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墓志、侍女俑等文物,还发现了历经千年未褪色,仍清晰可见的精美壁画。 在考古发掘结束之后,陕...
该墓志保存完整,除了个别字漫漶不清,其余皆清晰可辨。志石高38 cm,宽43.5cm,厚5cm.志首一行镌“唐故刘府君墓志并序”。根据墓志铭可知,刘府君名简,字弘质,“元望彭城人也”。生于贞元八年(792年),卒于大中六年(852年),享年61岁,葬于县西郊石羊村北。妻子朱氏为义阳郡人,育有三子。墓志提到“长而不仕”,说明墓主为一平民百姓,但志中提到的一些地名如“陶朱山”、“里溪”、“石羊村”等,...
曾漂泊海外的文物,几经辗转终于回家。日前,我省著名民间收藏家郭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他从日本收购回来的两件北朝墓志,分别为北魏祖莹夫人郑氏墓志和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 记者在捐献现场见到,两件墓志厚重朴实,墓志碑刻书法精美,顶盖篆书,底部铭文介于隶楷之间。据河北博物院文物专家介绍,祖莹系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为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魏书》记载了勤奋好学的祖莹“映炭夜读”的故...
■捐赠现场。 河北籍收藏家郭鹏 再向家乡捐文物 ■流失海外的两方墓志重归故乡 ■其主人一位是皇家公主,一位是名人之妻 “如果以后有机会,还会做同样的事。”2015年河北籍收藏家郭鹏将他从日本购得的一尊唐代汉白玉佛首赠与河北博物院时曾这样说,昨天上午他兑现了承诺。当天“郭鹏先生捐赠文物仪式”在河北博物院举行,这次他再度无偿捐赠一度流失海外的祖莹夫人郑...
古代墓志多用石材,青瓷烧制的墓志极为罕见。温州博物馆内就有一方独一无二的青瓷墓志。它的主人是我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它曾经历浴火后的重生,也补充了宋史的现有记载。这一期,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方传奇墓志和它与温州的那些故事。 “洵海内仅有之品,不独为龙泉窑器放一异彩也”。1961年,已故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来到温州博物馆考察,在看到一件文物后惊为奇遇,赞叹道。 ...
早在2006年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的建设工地内,发现了一方隋朝亲卫骠骑将军刘世清的墓志,近日这方墓志同隋唐高阳原(今长安区大学城区域)内出土的其他130方墓志公布与众,这位将军的传奇经历走进了大众视野。 墓志显示主人名玄字世清,他去世时位列隋朝亲卫骠骑将军,但其一生几乎都在北朝的战乱中度过,志文里悉数了他身处北朝时获得的一连串官职封号,与生前的一些大事。北朝是中国历...
《元瑛墓志》(局部) 从龙门造像记诞生以来,人们逐渐习惯把这种粗放朴拙的书风作为北魏楷书的代表。但随着清代金石学的发展,洛阳周边北魏墓葬的不断发掘,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们又发现了北魏楷书的另一种风格,即精致的北魏墓志书法。 墓志是安置于墓室中的刻石,镌刻有墓主人的家世与生平等相关内容,由于刻制完成后即随亡主一起葬入墓室,故一般情况下不被世人所知。其书刻的内容对于了解墓主人的身份、活动,乃至...
《大将军刘遵礼墓志》 刘遵礼,字鲁卿,十岁为宦官,一生历任二十多种要职。志石详细记载了他从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入仕任重职,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授将仕郎掖庭局宫教博士,直至咸通元年(公元860年)为官30多年的历程。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孟夏 ,其年六月十四日薨于私第,享年53岁。一生“忠贞事主,勤以奉公,宽而济众”,“书于史册,播于朝廷”。 唐《大将军刘遵礼墓志》,全称《唐...
摘要:近年在洛阳出土的北魏《源延伯墓志》所载志主的世系、生平与葬地等信息,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作者基于以往所见的该志录文屡见讹误,导致释读困难的情况,对录文重新校对,并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对北魏时期源氏家族兴衰、墓志书写、谥法变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作者认为该志所载六镇起义时夏州被围、陷于困境的情况,根源于北魏末年滥置州郡这一行为,从中也可以窥见六镇起义时各州溃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摘要:最近研读王其神、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所收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志文所述郁久间伏仁家族世系较详,可补史阙。志文又涉及柔然称号、姓氏与降附中原政权的柔然王室成员姓氏与籍贯之变迁、柔然官制、北齐地方官员任职之权力组合、隋代宫廷禁卫机构、齐周隋政权对待异国归降王室之政策等重要史实,且可与北朝至隋代史事相互印证,故有必要检对史籍而予以考释。 关键词:郁久闾伏仁墓志 北齐 隋代 职官 仕宦 ...
《文物》2016 年第2 期刊发了山东莱州南五里村宋代壁画墓的发掘简报。该壁画墓有明确纪年,壁画内容丰富,而且墨书墓志题写在甬道东壁,墓室北壁还有墨书题诗四首,对研究北宋时期的墓葬、绘画、社会生活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发掘简报对墨书墓志(原简报图九) 进行了释文,但是其中释读不充分和错误之处不少。笔者试加补正如下: 第二列,“君讳用”后四字,原简报释为“□□水也”,误,应为“蓬莱人也”。按墓...
“没想到这块石头竟然是文物,这么多年都被我们当做窨井盖用。”近日,市民金桂昌在自家住的桐庐县城鑫鑫小区门口发现了一块刻字的石板,因为觉得这可能不是一块普通的石板,就主动联系县博物馆,让工作人员带走进行研究。 无心搬来的文物 今年86岁的金桂昌家住桐庐县城鑫鑫小区,几天前,家门口的道路进行修缮,他将清洗路面剩余的水泼在墙角的石板上,没想到石板上竟然模糊地显现出一些文字。他将多年的...
“挖开三层石板后,发现了一块有字迹的石板,我心里隐隐觉得里面可能有文物。”8月27日下午,新昌县城南乡石溪村村委会委员王国民带着10多位村民一起上山清理无主坟墓,在发现异常后,王国民立即安排村民停止挖掘、保护现场。 之后,城南乡有关领导将情况反映到了新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县文管办),专家接手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发现这是一处明代古墓,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 “古墓虽然没有出土陪葬...
8月28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通报,该单位于今年3月在成都青羊大道附近发现一批战国晚期到宋代的墓群,其中一座唐代砖室墓出土了一部唐代晚期官员墓志,对研究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社会风俗有着重要价值。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李佩介绍,这座唐代砖室墓呈梯形,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单室墓,包括墓室、甬道、后龛。随葬品主要是瓷器和一些生活用品。从墓葬中出土的墓志来看,墓主人是唐代晚期的一位低级官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