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郑州)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创新—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安全”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10月19日,由国际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河南博物院承办的2015(郑州)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创新—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安全”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亚太博物馆联盟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河南省政府副秘书...
10月19日,由国际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河南博物院承办的2015(郑州)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年会暨“科技、创新—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安全”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亚太博物馆联盟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万旭、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主席威廉·海卡门,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中...
10 月16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和宁波市文博学会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期“科技考古·宁波讲坛”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开讲。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段清波教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研究员分别应邀作了《物探考古所见的秦始皇陵地宫》和《科技在考古中的运用——以良渚和田螺山为例》两场讲座。 来自宁波全市文博系统的文物考古...
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馆注重展现博物馆科技板块的提升,北京地区各大博物馆将首次“联袂”天津、河北等外埠博物馆共同亮相。 文博会期间,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将联合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院、廊坊博物馆、涿州博物馆等,于10月29日启动“京津冀历史研究与区域文化建设”活动。...
广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然而受广州地区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影响,以及埋藏青铜器的红壤特性,从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受化学腐蚀非常严重——大部分铜腐蚀流失殆尽,通体矿化,无铜芯本体的存在。腐蚀严重的整件器物呈灰黄色,内部结构疏松,质地十分脆弱,强度非常低。此类青铜器十分罕见,加固保护处理相当棘手,在考古...
走进山东博物馆竹简普查现场,像是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普查员正在为竹简拆封,从试管中小心翼翼地取出,然后放在蒸馏水中仔细地进行清理。这一场景是竹简普查的第一步,拆封。 正在普查的这批竹简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一批1972年发掘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竹简。“竹简出土后大部分都已断裂,每段残简都存放于配置有五氯酚钠和蒸馏水混合溶液的玻璃管中,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蜡密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古文献...
“2015敦煌论坛: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与使用”国际学术会议8月24日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开幕。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希腊等国家和地区2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敦煌,探讨该领域相关问题、分享优秀科研成果。 此次论坛由敦煌研究院、伊利诺伊大学图书与信息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哈佛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更...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文保科技中心“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落成。新的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延续原来上海博物馆传承有序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工艺品的传统修复技术,加上先进设备的引进,进一步融合传统修复技艺和现代科学保护技术,增强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实力。 在超过9000平方米的实验科技大楼,配备了超过6000万元的先进科研和修复设备。其中有今年7月刚刚引进的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见...
9月7日至11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吉林省文物局、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等有关单位指导参与,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博物院共同主办的“2015年科技文创培训班”在吉林省博物院举办。此项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博物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文博领域的文创人才培养工作。 来自上海博...
上博文保中心落成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昨日举行落成典礼,该中心为国内占地面积最大、拥有设备最先进的文保单位。图为在X射线检测室,一尊爵杯经过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穿透式扫描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内部结构的分析,发现爵杯的杯柄上存在缺陷,需要修复。
文物的腐化等问题一直是全世界文博界的心头之痛。在中国,文物系统的馆藏文物约有3800余万件,受所处环境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加之材质脆化、老化等原因,它们中的不少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亟待修复的超过200万件。面对如此庞大的待修复文物数量,仅靠人力肯定是不够的。 昨天,占地9000余平方米的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在龙吴路落成启用,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该中心立足上海、...
9月11日,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启用。9142平方米的实验大楼配备了世界一流的设备,拥有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古代工艺技术研究和应用等功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中心之一。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器物修复材料的研究。
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修复中拍摄) “甄嬛传”的嬛嬛、“宫锁珠帘”的怜儿、“还珠格格”的老佛爷,其实都在戏说同一个人,就是乾隆皇帝生母崇庆皇太后,而历史上真实的崇庆皇太后是什么样呢? 一幅纵约2米、横近3米的《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文物号:故6541),也将于“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中亮相,全图总计绘画人物约180人,画法中西合璧,宫殿、树木、山石等场景为中国画法,而人物特别是脸像则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