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老华侨们回乡见到这些珍贵文物,感触都很深。他们说,文物‘背后的故事’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广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汕头市永平路一号大楼,始建于1907年。该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第三次中国全国文物普查中,被登记为不可移动的新发现文物点。 史料记载,从道光二年至咸丰八年的36年间,旅居暹罗(泰国)...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2015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指导意见》,共涉及四个方面10大类,明确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要“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提升新水平、开拓新领域”,大力加强、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力度和水平。 加强考古学领域研究和科技考古勘探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加强考古研究,开展动物、植物、环境、陶瓷、冶金考古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古人类DNA研究等科技考古分支研究;开展对古代遗址、遗...
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南京的“文物宝库”,景区31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46处文保单位,仅国保单位就有16处之多。此前,景区内的两处国保单位——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亭(四方城)和国民政府官邸旧址(美龄宫)先后完成修缮,一系列全新技术手段的引入,保证了以最小干预原则完成了两次“文物手术”。昨天,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处长闻慧斌向记者揭秘了两处文物建筑修缮背后的高科技。 神功圣德碑亭是进入明孝陵景区正门后的...
3500年前的新疆已经有人做开颅手术了,而且手术后这位患者还存活了至少1个月时间。 新疆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里殉葬的13匹马中没有9岁以下的小马,说明当时人们只是把年老体弱的马当作了殉葬品。 在科技的帮助下,千年前的新疆文物开始“开口说话”,把这些“秘密”一一告诉我们。 3500多年前的“颅骨环钻手术” 一颗3500年前的妇女头骨上,有个6厘米大小的圆形穿孔。从穿孔边...
带有“颅骨环钻手术”洞孔的头颅图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提供 哈密五堡墓地出土的红地三角纹刺绣毛织物 刚刚在乌鲁木齐闭幕的“2014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暨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创新研讨会”上,来自疆内外的众多考古专家,应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仪器对新疆出土的文物进行精密研究,继而在肉眼难以看到的地方,找到了很多最新发现。 也正是这区别于传统方式的新技术,让尘封多年的...
我们的先民如何过成年礼?将诗歌、射艺等糅为一体的古代射礼又是什么形态?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开题会上,曾被唐代大儒韩愈感叹“难读”的儒家经典《仪礼》所记载的中国古代礼仪有了“真人秀”。该课题主持人、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表示,在对《仪礼》本经研究的基础上,其复原成果将以结合3D特效虚拟技术的数字影片和网络数据库平台呈现,并将以现代社会生活为基本构架,作出重建日常...
曾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随州叶家山考古备受瞩目。昨日,记者从2014年湖北省考古所田野考古汇报会上获悉,“叶家山出土珍贵青铜文物保护”项目已经对200件叶家山发掘的珍贵青铜礼器进行清理和修复。 据统计,叶家山古曾国墓葬群140多座墓葬坑、7座车马坑,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发掘出土青铜礼器500余件,形式多样,品种较全。不过,由于其年代久远,其中380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今天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文化建设也随之发展,在文物事业方面,在国家与群众保护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群众性收藏研究文物以及对文物鉴定的社会需求也在迅速发展。我是从事青铜器研究工作的,现在从自己从事青铜器鉴定工作的体会,来谈谈人文鉴定与科技鉴定之关系,供大家参考。 第一,什么是文物,什么是文物鉴定 文物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并遗存到今天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实物遗存,...
2014年11月24日——27日,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中山大学文科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全国第十二届科技考古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顺利召开并圆满结束。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斯里兰卡等国内外50多家科研单位、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
12月12日,“陈永锵第二轮鉴证备案现场暨首轮鉴证备案证书颁发仪式”在渔歌晚唱艺术沙龙举行。著名画家陈永锵受邀到现场为各位收藏家鉴证署名为“陈永锵”画作,并为首轮已鉴证备案的作品颁发证书。 据了解,在被正式送鉴前,作品经雅昌艺术网进行初步征集筛选,通过工业鉴定剔除印刷品,最后才由艺术家本人进行眼学鉴定。经过艺术家本人鉴证的真品将被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DNA备案,包括光学放大取样和X光光谱图分...
感知与报警建立博物馆安防系统 光影声电技术让静态文物立体起来 当三维、可视、立体投影等科技渐渐从娱乐走向生活,古典艺术与现在科技在一次在博物馆相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让全世界的人们叹为观止。这些用声光电包装过后的文物变得鲜活无比,参观者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城市。 而另一种三维技术将要展现的内容动态体现在一个平面内,参观...
1感知与报警建立博物馆安防系统 光影声电技术让静态文物立体起来 当三维、可视、立体投影等科技渐渐从娱乐走向生活,古典艺术与现在科技在一次在博物馆相遇。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让全世界的人们叹为观止。这些用声光电包装过后的文物变得鲜活无比,参观者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城市。 而另一种三维技术将要展现的内容动态体现在一个平面内,参...
四川都江堰文庙携手中国孔庙网和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日前推出了“中国孔庙-都江堰文庙百科全景数字博物馆”。今后,大家可以足不出户一点鼠标就能逛文庙,获知新鲜资讯,体验儒家传统文化。 据都江堰文庙负责人邓世謇介绍,“中国孔庙—都江堰文庙百科全景数字博物馆”将都江堰文庙及周边景物全部收录。 记者发现,通过点击可以切换进入地面全景,虚拟在线用户将穿过都江堰文庙的棂星门,从大成门行至大成殿,在殿内崇...
刘书民向评论家胡红拴展示其十几年前在红星厂定制的防伪宣纸 贾平凹书法落款中的手指印 日前,书画名家再向赝品市场“亮剑”——陈永锵公开揭露6件秋拍伪作的事件(见本报11月10日A16版头条),经南方日报公开报道后,不仅在社会上反响强烈,而且引发学术和市场两个不同舆论场的高度共鸣。连日来,不断有艺术家和投资收藏者致力本报记者,对杨之光、陈永锵等诸位先生的正义行为表示声援,并要求媒体继续对...
浙大科技考古队员在“浙大220窟”里 敦煌莫高窟第220号窟,中国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洞窟的南、北两面墙壁上,覆盖着创作于初唐时期的大型壁画:南边,舞姬艳服,歌舞升平;北边,药师经变图,静谧安宁。 这个洞窟是个特窟,大多数国人没有见过里面的壁画。但从明天开始,这个洞窟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特展《原真记忆 浙大·敦煌》上亮相。 这其实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