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全国油画保护与修复技能高级培训班”结业典礼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举行,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文博单位的16位文物保护技术骨干顺利结业。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安徽博物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结业典礼,并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培训班是在2013年“油画保护与修复基本技能初级班”的基础上举办的,由参加过初级班的学员继续参加高级班学习,旨在提高我国文物保护...
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挖掘发现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以及部分人类头骨残片和牙齿,并采集了6000余种动物化石。 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外发布这一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最新成果。 据介绍,华龙洞是继周口店、蓝田、和县、南京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
12月3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精神,安徽阜阳市政协副主席蒋中福等一行9人,先后调研了颍上县、颍州区、颍东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蒋中福一行先后调研了颍上县新集镇古祠堂建筑遗址李氏祠堂;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洄溜集有着五百年余年历史的老街、清真寺及古井泉眼;颍东区北照寺等文物保护单位,详细询问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划建设、保护利用...
11月20日上午,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发布会在尧城迎宾馆举行。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华龙洞遗址考古的重大收获,展示了近年来华龙洞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等出席发布会。会前,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雍成瀚及部分市领导看望慰问了考古专家一行。副市长桂林,县领导孙革新、李明月、朱福民、柯春平、路文敏等看望专家或出席...
传统村落、古民居是安徽文物的特色和优势。安徽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并在中国形成多个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成功案例。 皖南民居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之一。皖南民居与皖南山水地理、徽州文化紧密结合,保留了大量代表汉族儒家文化的宗法制度遗存,如宗祠、牌坊、民居、水口、道路、桥梁等,其中以古民居最为典型,雕刻精美,粉墙黛瓦马头墙,形成了独特的徽派建筑。 安徽省文物局办公室负责人李玮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你相信吗?在4亿年前,安徽地区是一片大海!英国著名国际性科技期刊《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11月5日刊登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李丽霞撰写的专业论文,论文称,5年前他们从泾县发现一批海绵化石,由此他们得出这个结论。 李丽霞和导师2010年一起来到安徽泾县,在泾县西30公里附近的北贡乡地层中发现了一批海绵化石,化石只有巴掌大小。通过这些海绵化石,李丽霞还...
你知道中国七大古窑之一寿州窑吗?你知道安徽茶叶曾是英国女皇的最爱吗?最近“一带一路”是热门话题,许多人都知道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和洛阳,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泉州,但其实无论是西安、洛阳,还是泉州,都只是当时的“货物集散中心”,运往世界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则来源于全国各地,安徽也是重要货物供应地之一。丝绸之路,也曾在江淮大地深深刻下印迹。 柳孜镇,古称柳子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境内。 据...
11月20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东至县文物管理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4-2015年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境内的华龙洞进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20余件古人类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片和2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 华龙洞是在我国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直立人(猿人)化石...
安徽定远“沐英墓”石人。老邵摄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很多人都知道,这件梅瓶来自南京江宁将军山的明代黔宁王沐英墓。记者最近听一群“驴友”说起,安徽定远,也就是沐英的家乡,也有一座“沐英墓”。江宁和定远,怎么会出现两座沐英墓,记者利用双休日时间,前往定远进行探访。 太子去世沐英伤心而死 沐英是明代初年的开国功臣,安徽定远人,朱元璋的义子,在帮助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
凌家滩遗址是我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着保护的原则,11月16日上午,《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草案)》提交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根据草案,安徽省将建立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对于在保护范围内新批宅基地或者盗墓等行为,均会被处以相应的惩罚措施。 草案中明确规定,在凌家 滩遗址保 护范围 和建设 控制地 带内,禁止新批宅基地,并应当将土地逐...
作为我省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凌家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备受关注。我省拟立法保护。 今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开幕,省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果作了关于《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并连同草案一并提请审议。 为凌家滩遗址 建立“成长档案” 根据条例草案,凌家滩遗址是指马鞍山市含山县行政区域内,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新...
凌家滩遗址是安徽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的新时期时代遗址。本着保护传承的原则,11月16日上午,《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草案)》提交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根据草案,安徽省将建立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对于在保护范围内新建宅基地或者盗墓等行为,均会被处以相应的惩罚措施。 现状:社会发展对遗址形成损毁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境内,自从1985年进行第一次考古...
昨日上午,伴随着清扬悦耳的古琴声,以及众多馆藏沉香精品的亮相,位于合肥望江西路502号的安徽省沉香博物馆,正式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当天,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安徽省沉香协会有关负责人,与来自省内外的沉香专家、博物馆代表、收藏家等200余人,出席了盛大的揭牌活动,参观了馆藏精品,并现场观赏了中国香艺。 安徽省沉香博物馆由省文化厅、民政厅批准,安徽省沉香协会、锦元堂、明清唐、六艺堂共同发起成立...
11月14日,由安徽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共同举办的“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开展。该展览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此次赴安徽展出,开启了安徽博物院与北京鲁迅博物馆展览交流的序幕。 本次展览分为《新青年》•新文化、冲决罗网 引领思潮、文学革命 振发起衰、改革教育 奠基科学等四个部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