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阜阳市下发文件,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坟台唢呐名列榜首。太和县坟台镇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镇,这里的唢呐艺术源远流长,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历代盛行不衰,艺术水平声名远播。全镇现有唢呐班30多个,骨干艺人300余人,村村都有唢呐爱好者和文化活动骨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从今年2月份开始,阜阳市文广新体局...
连日来,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连续降雨,致使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虽然在暴雨来临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省文物局皆下发了加强汛期文物安全的紧急通知,各地各级文物部门也迅速行动,对本地区文物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救维护。然而,由于雨势迅猛,多处文物仍然出现雨水浸泡、基础松软、屋顶漏水、墙面渗水等现象。目前,各地文物部门正在进一步核实文物受灾情况,同时,也加紧抢险,排除文物安...
7月16日上午,由省地质博物馆与中国古动物馆合作举办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带羽毛恐龙化石特展将举行,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省地质博物馆馆内负一层参观。
近期,我省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文物安全形势严峻。6月21日省文物局紧急下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博单位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落实安全责任,提高防汛减灾能力,力保文物安全度汛。 各地文物部门迅速组织安全检查,对本地区文物收藏单位、考古发掘工地、文物建筑维修工地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就防汛值班、安全防范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单位,...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铜陵市普降大到暴雨,凤凰山地区因持续强降暴雨引发山洪。7 月 2 日凌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铜矿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出现险情,遗址所在矿坑周边多处坍塌,树木歪斜,洪水向坑内汇聚,遗址内积水水位迅速上涨,淹没 4 号、5 号古矿井,矿井支护遭到严重破坏,漂浮散落在水面,矿坑内值班房和观看平台被水淹没。 铜陵市文旅委迅速启动抗汛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险人员全力抢险,开...
一座古墓重见天日,16件沉睡了两千余年的文物完好无损出土。昨日记者从合肥站获悉,6月25日下午,在寿县古城的商合杭高铁施工工地,考古人员已清理完这座西汉墓葬,工地又恢复往日机械轰鸣。 6月17日13:20,在八公山下,距寿县古城墙仅1公里处,正在进行桥梁墩台施工的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标项目部的施工人员在开挖至地下2米深处时,突然发现一块石头,初步清理后发现石头上有文字,此墩台和临近施...
近日,安徽省文化厅下发通知,公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入选名单,传习泗州戏的宿州学院、凤阳花鼓的滁州学院等30所学校入选。从入选分布地区来看,蚌埠、安庆、黄山3市入选的传习基地较多,均为5家。通知要求,入选单位将要申报书五年教育传习计划,并结合学科优势及传习项目特色,加大传承力度,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带动作用。 通知同时要求,各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省...
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常庄村纪庄组19号汉墓共出土文物119件,其中包括8件陶器,34枚木牍等。随葬器物铭文和木牍上都没有明确的纪年。汉代考古发掘表明,汉墓的随葬品中陶器占大多数。这些陶器种类繁多,器形复杂多变,极具时代特征。因此,在墓葬本身缺乏明确纪年材料的情况下,通过陶器类型演变规律中该墓葬陶器所处位置,可推断该墓葬的相对年代。 对纪庄汉墓出土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首先必须明确这批陶器的文化与...
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对省政协委员“关于加快研发我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建议”的提案答复中称,安徽省将在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中,将组织推荐省内符合条件的博物馆参与申报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国家试点,同时鼓励各地对未纳入试点范围的文博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相关探索。 安徽文化厅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进行研究后的答复中还提到,将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公益服务分开。并完善支...
张旭华近照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一个让13亿国人铭记在心的伟大日子。作为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机关报,《安徽日报》7月2日除了刊发报道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还在8版甄选刊登了省内书画名家、篆刻家的作品,带领文化艺术界广大干部群众共祝党的95周年华 诞。 7月2日《安徽日报》第八版 著名篆刻家张旭华作为安徽篆刻艺术家的代...
6月29日,由安徽博物院与黑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精品展”将在省博新馆五楼临时展厅展出。 邓散木先生不仅是我国当代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著名艺术家,还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里有思想、有性格、豪迈奔放、才学不同反响,堪称大家;他的书、印师承萧蜕(退庵)、赵石(古泥),书法气雄力键、深厚流利,正、草、隶、篆四体皆精,自成一家,被誉为“江南祭酒”;其篆刻沉雄绝...
6月8日,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由安徽省文物局和黟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论坛在黟县举行。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等出席。 本次论坛是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的一项重要议程,旨在汇集省内外业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宿发展和古村落古民居有效保护利用方式,交流经验,促进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适度利用。论坛邀请安徽建筑大学教授金乃玲...
家里有文物史料的市民注意了,安徽省公安厅现在公开征集文物史料,有兴趣的欢迎提供线索!安徽省人民公安诞生于1929年的皖西苏区根据地,至今已走过87年的光辉历程。为传承历史、启迪未来,安徽省公安厅决定筹建“安徽省人民公安历史陈列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史料。 征集的史料包括省人民公安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开展公安保卫工作图片、实物,公安保卫干部使用过的工作、生活用品,以及与人民公安工作有关...
校友们与朱秀坤主席、周建祥导师合影 6月11日,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安徽校友会第一届书画创作研讨会,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隆重召开。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交流效果,加深了校友间的联系,受到与会校友、企业家和新闻媒体的称赞。 现场交流笔会 据研讨会组织负责人颜海群介绍,安徽省历届在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的进修生共350余人,本次研讨会共有40多位学员到会,均为各地书画创作实力人材。 ...
6月3日,记者在安徽省文化厅与黄山市政府联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主场活动定于6月7日至11日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市黟县西递村举行,活动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举办“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论坛”,邀请省内外业界专家学者,围绕民宿发展的建筑表达构想、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方式探索和古民居保护利用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