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高8.4cm,口径15.5cm,足径5.7cm.清宫旧藏。 碗敞口微撇,弧壁,瘦底,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青。内口沿处暗划弦纹两道。碗心青花双圈内有一竖向长方形双线框,框内直写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外壁暗划花纹装饰,近口沿处有弦纹两道,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近足处为一周莲瓣纹,足外墙为卷枝纹。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发...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7.8cm,足径11.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方唇,浅腹,圈足。里白釉无纹饰。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祥云双龙,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如意云头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器造型浅阔,纹饰描绘细腻。
仿哥釉碗,明宣德,高10.6cm,口径20.7cm,足径7.6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色灰青,釉层开片,釉面略泛橘皮纹。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碗内壁开片纹较大,外壁次之,碗心及足内片纹细碎,较好地模仿了宋哥窑瓷器釉面开片的特征。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明宣德,高7.8cm,口径18.7cm,足径7.7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装饰,以青花料通景描绘仕女游园图。一面是两仕女坐于凉亭内闲谈,一小童子在旁边服侍;另一面绘两仕女在凉亭边散步。仕女均发髻高挽,长裙拖地,裙带随风飘动。庭院中点缀怪石丛竹、树木花草、坡地栏杆、流水小溪,还有缭绕的祥云,一只凤凰正栖于竹上鸣叫。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外底青花双圈...
仿哥釉菊瓣碗,明宣德,高7.3cm,口径18.7cm,足径6.9cm。 碗呈菊瓣形,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青灰色仿哥釉,釉层肥厚,釉面布满开片纹。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明代仿哥窑瓷器的传世品迄今所见最早为宣德时景德镇官窑的制品,造型有菊瓣碗、鸡心碗、菊瓣盘、折沿盘、撇口盘等,多署有青花宣德年款。这些器物的釉面光洁度偏低,有油腻感,与宋代哥...
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明宣德,高10.3cm,口径15.2cm,足径4.4cm。清宫旧藏。 碗撇口,高足中空。外壁绘二仕女对坐赏画,衬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足柄绘山石树木。碗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此器纹饰布局疏朗,场面开阔,意境清幽。 宣德瓷器人物纹较少,所见者均文人士大夫的气息浓厚。此器纹饰绘仕女赏画情景,表现着一种恬静淡漠的格调。里心有青花楷书款,是典型的宫廷御用器。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28.1cm,足径11.1cm。 碗敞口,方唇,圈足。碗里白釉无纹饰。碗外青花装饰。口饰青花线两道,壁饰缠枝莲托八宝纹,近底处饰莲瓣纹,足墙饰朵梅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 此碗纹饰描绘细腻,线条流畅。“八宝”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装饰图案之一,特别是元代瓷器图案中以八宝为题材者占很大的比重。但元代的“八宝”有很多杂宝...
青花蕃莲纹卧足碗,明宣德,高3.8cm,口径13.5cm,足径4.2cm。清宫旧藏。 碗敞口,浅腹,卧足。通体青花装饰。里心及里壁饰变形桃纹,两者间饰缠枝花叶纹,口沿饰青花线,外壁饰缠枝花纹,下饰变形如意云头纹。卧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器造型线条柔和,番莲风格的纹饰严谨而细腻,有异域风格。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cm,口径17.4cm,足径9.3cm。 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较少见,此碗造型秀美,为当时首创。所绘龙纹下辅以海浪纹饰,愈显生动。
青花人物纹高足碗,明宣德,高10.2cm,口径15.5cm,足径4.5cm. 碗撇口,下腹内收,下承以高足。碗内口绘青花双线,内底中央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碗外壁绘仕女赏月图,一童子侍于侧,辅以山水树石,并绘有云气纹。足柄上绘松竹梅纹。 明宣德青花使用进口青料,此种高铁低锰料在烧成过程中青料易晕散,故所绘纹饰不够清晰。此碗青色较为淡雅,纹饰比较清晰,实为难得。其云气纹用粗、细线...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碗撇口,深弧腹,丰底,下承以外撇高足。通体施白釉,釉面泛橘皮纹。碗外壁在白色的釉面上凸起三条红鱼。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端庄,鱼纹刻画生动活泼,仿佛三条红鱼首尾相随于水中。莹润的橘皮纹白釉与明艳的釉里红纹饰互相衬托,相映成趣。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是明宣德时出现的新颖品种,这...
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13.7cm,口径35.5cm,足径20cm。清宫旧藏。 碗直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绘折枝石榴,果实硕大,里壁饰折枝花果纹,里口沿饰折枝花纹。外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缠枝莲纹,足墙饰青花线3道。 此碗形制颇大,花果描绘生动,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6.1cm,口径15.6cm,足径5cm。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外壁釉下刻划双勾缠枝莲纹。此碗胎骨轻薄,刻线流畅,格外清新秀美。无款。 明永乐影青瓷的釉色仿自宋代影青,但由于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强。另外,永乐影青瓷的釉层亦较宋影青肥润,釉内积聚的气泡较宋影青大且多。 明代景德镇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种,数...
青花竹石纹碗,明永乐,高7.1cm,口径16.4cm,足径5.8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纹装饰。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青白色釉。 此碗形体秀美,胎体较薄,釉面光润,造型源自北宋汝窑淡天青釉碗。碗上画面大面积留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视觉感受,完全摆脱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时期青花瓷器装饰繁缛的典型风格的影响,堪称永乐一朝开创瓷器装饰新风格的标志性作品。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高8.8cm,口径20.9cm,足径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 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 “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 沼澄铁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