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泗水县济河街道五里庙村北汉墓群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济宁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和我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全力配合考古发掘工作。 2012年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工程用地区域考古勘探过程中发现了此墓群。此次考古发掘是为配合G327连菏线泗水县大宇路口至圣昭路口段改建工程需要而开展的。发掘工作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颁发的《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 》要求,本着配合工程考古...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原区谎粮堆汉墓群被核定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原区谎粮堆汉墓群位于哈业胡同镇吴家圪旦村。截至目前,九原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4处,其中国家级6处、自治区级2处、市级6处、可移动文物115件。
2014年11月底,湖南益阳市一个17座古墓群在位于该市中心城区龙州路红旗化工厂一处开建的工地被发现,这个古墓群距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目前发掘的4个古墓葬中包含有铜镜、陶壶、鼎和豆等殉葬品。随着一个个古墓葬的成功发掘,那个遥远年代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在考古现场看到,上千平米的建筑工地渣土车往来穿梭,被移平的工地山坡上已经挖掘的4座古墓大小形态几近相似,历经岁月洗礼,棺椁已经不...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1日报道,考古学家在秘鲁古坟墓群发现前印加时期的婴儿木乃伊。1000多年前,这个前印加时代的孩子长眠于这块贫瘠的秘鲁山坡上。它位于秘鲁首都利马郊区,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许多保存完好的木乃伊骨架。 政府会在这些文物搬进博物馆之后推进公路建设,考古学家在此已经对木乃伊进行了仔细检查。新建公路之前,政府聘请专家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这个婴儿木乃伊。 “这一地区离城市很近,并且...
记者近日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专家对宣化区辽代壁画墓群出土的珍贵木器文物开展修复工作,经过数月努力,已完成初步修复工作,预计7月份完成全部修复工作。 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自1971年发现第一座墓葬以来,22年间共发掘辽金时期壁画墓10余座,时间从辽代到金代跨越上百年。据专家介绍,辽墓群中心人物是一号墓的墓主人辽代归化州右班殿直张世卿,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绘于墓室顶部和墙壁...
记者从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文保所了解到,文物专家去年对宣化区辽代壁画墓群出土的珍贵木器文物开展修复工作。 经过数月努力,2个棺箱、2张桌子、2把椅子、1个巾架、1个镜架、1个木俑共9件木器已完成初步修复工作,并将于今年4月进行做旧处理。预计7月份将完成全部修复工作。 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自1971年发现第一座墓葬以来,22年间共发掘辽金时期壁画墓10余座,时间从辽代到...
2014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发现的古墓群发掘清理墓葬。本版供图/北京市文物局 大兴城区发现古墓群,而且还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发现从东汉到辽金时期的古代墓葬129座,时间跨度上千年。这个古墓群中,各个朝代的墓葬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出土的文物也揭示着北京地区多个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 距地铁站不到2公里所在...
工作人员在对古墓进行加固。 129座古墓跨度千年 出土罕见唐代漆器和辽代壁画 从东汉至辽代,跨度近千年的129座古墓近日在大兴三合庄被发现。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最新考古发掘情况,据介绍,此次发掘古墓年代跨度之大,墓葬数量之多,墓葬形制种类和保存之完好,为近些年来北京地区所罕见。目前还剩下54座墓葬没有发掘,计划到5月底、6月初结束发掘工作,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也同步开展。 发现 ...
位于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129座墓葬横跨东汉至辽代。 墓室壁画重现古代生活 2014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发现的古墓群发掘清理墓葬。本版供图/北京市文物局 考古人员对一处古墓进行绘图。 考古人员在对墓葬内部进行清理。 大兴城区发现古墓群,而且还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最新考古成果,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发现从东汉到辽金时...
一双1400年前的皮鞋,得到了文物专家们的修复保护。该皮鞋出土于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 3月15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获悉,该皮鞋鞋面泛着暗黄褐色,鞋长24厘米,皮鞋尖部上翘,鞋面、鞋帮、鞋底分不同部位裁剪缝制。 该所副所长徐东良称,进行修复主要希望通过修复让皮鞋“结实耐用”。此次修复也是吐鲁番地区首次对出土的皮制品文物进行修复。 该皮鞋的鞋面为单层...
经过7个月的勘探、近两个半月的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西北部边缘的原三合庄村址发现了从东汉到辽金时期的古代墓葬129座,现共清理出75座,预计今年五六月份结束发掘工作。”今天上午,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了大兴三合庄墓地考古发掘情况,其中两座完整的辽代壁画墓因真实再现墓主人生前生活而被列为此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 大兴惊现朝鲜遗民墓葬 7座东汉墓全部为小型砖室墓,均为单人葬,墓葬用砖做...
近日,笔者去莱州市柞村镇的朋友家玩,途经文峰路街道与柞村镇交界处的四角埠,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再次出现在脑海中。2012年夏,笔者曾跟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震中教授等专家前往四角埠调查过这里的大型古墓群,现略加考述,以飨读者。 品字形排列的三座“丘陵” 四角埠古墓群地处山坡丘陵地带,中部高高隆起,四周逐渐低缓,...
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2014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岗嘎墓地发现的独木棺形制为后世蒙古皇族用独木棺作葬具找到了重要源头。 根据《元史·祭祀志》以及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记述,蒙古皇族用独木棺作葬具。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发掘的岗嘎墓地发现了大量独木棺,经C14测年检测,确定为8世纪——10世纪游牧民族遗存,年代早于蒙古族崛起的13世...
重庆三峡库区近日发现一处汉至六朝时期崖墓群,对研究当时的崖墓丧葬习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重庆市文化遗产院专家介绍,三塘崖墓群位于三峡库区奉节县,地势陡峭,多崖壁。墓葬或掩埋于乱石杂草之中,或暴露于岩层崖壁之间。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文物,考古专家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面积700平方米,清理了5座崖墓和2座土坑墓。 这些墓葬遭受江水冲刷、岩石风化坍塌、人为盗掘等因素的破坏,墓葬的墓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