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发现7处古墓 为了弄清即墨在古代时是个什么样子,为古城改造提供历史资料,目前正在进行地下考古。10月4日上午,考古人员在距离即墨古县衙西侧不远处勘测,找到了古代的青砖。考古人员慢慢下挖清理,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古墓,便立即展开抢救性发掘。经过几天的发掘,在数米深的地下,考古人员又发现了4座古墓,但由于古墓历史久远,墓葬的上半部分被破坏严重,下半部分尚保存较完好。墓穴用大青砖砌成,工艺十分精细,墓葬...
一连两夜,河南郑州孙庄村孙翰林家族墓群被连夜拆毁,孙氏族人当场扣押了施工车辆,至今该车辆无人认领。孙翰林家族墓群2011年被列入郑州市中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墓主人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兴泉永道二品衔孙钦昂为首的孙氏家族。郑州市文物局稽查大队的工作人员对北京青年报记者称,目前他们正在调查被毁的墓碑、墓基等是否属于文物,如果确实有破坏文物的行为,将依法追责。 一连两夜 古墓被拆...
孙翰林家族墓群2011年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如今已被拆毁 孙钦昂墓碑已倒,孙钦昂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郑州孙氏家族的祖先 一连两夜,河南郑州孙庄村孙翰林家族墓群被连夜拆毁,孙氏族人当场扣押了施工车辆,至今该车辆无人认领。孙翰林家族墓群2011年被列入郑州市中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墓主人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兴泉永道二品衔孙钦昂为首的孙氏家族。郑州市文物局稽查大队的工作...
“有人在这块地上施工,你们快过来看看。”近日,市文物部门接到市民电话反映,在秦集镇九龙村的一处古墓葬群,有人在此处施工。 秦集镇九龙村这处古墓葬群,已经被市文物管理处列入了文物保护范围,禁止任何企业单位和个人擅自破坏。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接到市民反映后,立即赶到了现场,看到现场推土机虽然停止施工,但是施工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里曾发现了从汉代到宋代的墓葬,还有窑址,所以这个墓葬群比较重要。”工作...
昨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消息,考古工作者日前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北发现了西周时期一处大型高等级贵族墓群,经过考古勘探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1座,对于研究西周至春秋早期的墓祭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的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墓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墓区随地势大体沿西北向东南延伸,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墓...
几年前首次发现了“昆岗羌人”的房子,现在只能看到被沙砾填满的浅坑了。 “昆岗1号古墓群”里一座古墓表面的形态。贾东 摄 记者采访了解“小河遗址”情况、实地考察“昆岗古墓群”的专家,专家一致认为“昆岗古墓群”带给人们的惊喜有可能远远超过“小河遗址”。 此间10月下旬,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教授李辉在一处遭到破坏的古墓群表面搜集尸骨。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董广辉为尸骨拍照做标记,编号。 大家在一处遭到破坏的古墓表面发现了不少被风化的尸骨。 四辆沙漠探险车顶部插着一尺见方的五星红旗,猎猎而响,穿行在犬牙交错的睡胡杨谷间,平添生机,划破千年的沉寂。胡杨一株株都赤身裸体,没了枝桠,躯干如舞蹈者,更显庄严肃穆,似在招手表示对造访者的欢迎。 地貌时而...
昨天,郑州市民吴先生称,他家住在陇海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附近某小学西侧一小区内,家属楼东侧紧临正施工建设的小学教学楼工地,他在楼顶无意中看到工地内挖出近百个长方形墓坑,还出土了一些陶器。 昨天11时,记者赶到该工地,发现学校大门紧锁,随后记者与林山寨巡防队员杜建民等人一起,来到该小学西侧一家属院。站在居民楼顶看到,工地内挖出有很多长方形的墓穴,密密麻麻近百个。这些墓穴被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覆盖上墨...
校园 发现了古墓群 老师上历史课时 原来地下有人“听” 学校教学楼拆除重建,物探时发现,原来教学楼下,竟然是一个数量众多的古墓群,东周时的墓和唐宋时期的墓重重叠叠。昨日,现场的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些墓有90多个,挖出的多是陶器。 随葬品多以陶器为主 昨日下午,在陇海西路与文化宫路交叉口北200米路西,就是原来的中原区外国语小学,校门卫介绍,该校因为老教学楼老化,建筑面积小...
郑州一小学工地惊现平民墓群 郑州一小学工地惊现平民墓群 10月30日,郑州市中原区文化宫路外国语西侧正在施工开发建设的小学教学楼工地,挖出近百个长方形墓坑和白骨,挖出的一些出土盆罐瓷器已被相关文物鉴定部门人员运走调查研究。 在文化宫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北约200米路西中原区外国语小学的工地挖掘现场,学校大铁门紧锁,门卫人员称,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林山寨街道办巡防队员杜建民等队员一起...
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学生激增,校方无奈扩容,拆除重建时竟发现原来教学楼底下是一古墓群,从东周到宋朝皆有,古墓重重叠叠。引发众多民众前去参观,老校区暮最为密集目前已经清理完毕初步认定为平民墓区,大量陪葬品出土。 郑州一小学由于老教学楼老化,建筑面积小,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所以,就拆除重建。 没想到就在拆除时,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物探,发现这里面有大量的古墓,东周时的墓和唐宋时期的墓重重叠叠。 ...
郑州一学校操场发现古墓群 郑州一学校操场发现古墓群 考古人员在郑州市文化宫路一小学操场发现古墓群,据了解,近百座墓穴为不同时期的古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工作人员介绍,考古已进入收尾阶段,古墓有宋代、唐代、战国等不同时期的墓穴,但陪葬品只有瓦罐等物品,应该是平民墓穴。
一堆白骨引起专家们的关注。画面右侧的胡杨木为棺木。杨东摄 “从头发金黄的情况推断,这具干尸距今至少有3000年了。”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董广辉如是说。 此间,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等的5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到举世闻名塔里木河上游的新疆阿拉尔市举行“昆岗遗址与文物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了一天的论文宣读,实地勘察了“...
“和硕县红山古墓群的葬式一般是多人多次葬,地面上有比较明显的石围,就是用石块、卵石围成的像马镫形、熨斗形、马蹄形状的一圈。石围内部有椭圆形的墓室,墓室里是用石头盖的地下石室。石室里面分为多人多次葬,不是一次利用完就完毕的,而是在里面重复多次利用,葬多个人。我们在墓地中发现最多的一个墓葬葬了二十多个,随葬品一般是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的铜器和铁器。”10月19日,正在从事考古挖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