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现2300多年前战国古墓群

      2014年11月底,湖南益阳市一个17座古墓群在位于该市中心城区龙州路红旗化工厂一处开建的工地被发现,这个古墓群距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目前发掘的4个古墓葬中包含有铜镜、陶壶、鼎和豆等殉葬品。随着一个个古墓葬的成功发掘,那个遥远年代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在考古现场看到,上千平米的建筑工地渣土车往来穿梭,被移平的工地山坡上已经挖掘的4座古墓大小形态几近相似,历经岁月洗礼,棺椁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陪葬品清晰明朗,古墓葬形制种类保存较为完好,是近些年来益阳所罕见的。文物考古专家邓建强:“我们做了调查勘探工作,基本确认17座墓葬,战国中晚期15座,有两座是宋代专使墓,但是墓葬破坏很严重,分布比较集中,在山坡一线,方向基本一致东西向,两座南北向,长宽比基本上是一样的,家族墓地早晚关系很清楚,它的器物组合不一样”
      
      邓建强称,这个家族古墓群与自秦治益阳县以来的古城兔子山遗址有很大的关系,出土的文物中,铜镜是古人使用的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品,多用于女性墓葬陪葬品;陶壶为战国时期的盛酒器,一般为泥质灰陶,陶胎呈深灰色,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鼎在我国古代代表的是政治、王权,也代表着贵贱等级制度。同时,可用作祭器,用以祭天祀祖,缅怀先祖功绩。豆在古代用于盛装食物的器具,属陪葬冥器。通过考古发挖发现,墓穴中两侧都有墓沟,经综合分析,当时在埋葬墓主人时,将棺椁置于枕木之上,避免棺椁直接与地面接触,以达到防潮的目的,确保棺椁不被腐蚀,从而保存更长时间。邓建强认为“这个恐怕跟益阳战国时候的兔子山铁铺岭古城的关系很密切,那个城城内是住了人,可能城内住的人身份高一些,城外可能是自由民或者讲低级的贵族,那么他们的身份是自由民或者最低级的贵族,他们是生在那里,死就葬在这里,这个城市有关系的。”
      
      屏蔽此推广内容考古专家介绍,古代有“视死如生”的说法,希望通过墓室构造、壁画、殉葬品等方式将墓主人生前的场景带到墓里。因此,这些墓葬对历史及艺术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 “文物保护工期是有要求,施工方有要求,尽快把文物挖掘出来,提出以后进行加固、修复、资料整理、发表材料,做一些历史研究” 邓建强说。
      
      截止目前已经从四座古墓中共出土文物10多件,其余墓葬在最快时间内进行抢救性挖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