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四角埠古墓群
2015-03-15 15:06:04 来源:烟台晚报 已浏览次
近日,笔者去莱州市柞村镇的朋友家玩,途经文峰路街道与柞村镇交界处的四角埠,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再次出现在脑海中。2012年夏,笔者曾跟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震中教授等专家前往四角埠调查过这里的大型古墓群,现略加考述,以飨读者。
品字形排列的三座“丘陵”
四角埠古墓群地处山坡丘陵地带,中部高高隆起,四周逐渐低缓,由“中间大墓”、“东小墓”、“西小墓”和“墓南祭祀处”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米。来到现场后,从外观看,三座古墓与丘陵无异,呈品字形排列,封土呈覆斗形,均为夯土筑成。其中,“中间大墓”即四角埠,当地俗称“雁王顶”,封土堆最大,墓顶呈长方形,南北宽46米,东西长58米,墓底部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00米,高约2.5米。由墓顶向东、西、北三个方向为层层梯田,南部为一方形台地,即“墓南祭祀处”。四角埠往北,东西两侧有体积较小的“东小墓”和“西小墓”,顶部均为长方形台地。其中,前者顶部东西长72米,南北宽43米,高约3米;后者顶部南北长24米,东西宽44米,高约2米。近年,四角埠古墓群曾数次被盗,地表残留有贝壳、箭头与陶器残片。
“四角埠”之名早已见于史籍
四角埠周围视野开阔,“风水”极佳:站在高处,向北远眺,晴天时可以看到渤海湾中的芙蓉岛,而向南远望,从东至西依次是崮山、大基山、寒同山、高望山、云峰山、凤凰山等境内名山。早在清初,当地文人赵玉藻在《五日奇观记》中便已提到四角埠,其文曰:“至四角埠,才隔城数里耳,苍松老桧集岭上,流泉大壑在岭下,风清天爽,宛虎啸龙吟。”而乾隆二十三年(1758)刊印的官修《掖县志》(掖县即今莱州)对四角埠也有记载,打开卷首的《疆域图》,就在城南方向,有三座山丘符号映入眼帘,顶部标识有“四角埠”三个字。所谓埠,有海拔不高的土丘之意。可见,直到明清两代,人们仍不知道四角埠是由人工夯土筑成的古墓。
或为西汉虫氏夜侯国家族墓群
孙家洲、杜金鹏、王震中教授都认为,四角埠古墓群规格很高,从形制上看,当属汉代王侯级墓葬。据笔者查证,汉代王侯封国在今莱州境内的共有两类:一类是刘氏宗亲,包括武帝时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万岁受封的曲城侯国与成帝时胶东共王刘授之子刘庆受封的陵石侯国;另一类是异姓功臣,包括汉初将领虫达受封的夜侯国,武帝时方士栾大受封的乐通侯国以及光武帝时大司徒欧阳歙受封的夜侯国。其中,虫氏夜侯国的可能性最大。理由是:刘万岁的曲城侯国区域涵盖今莱州东北部与招远西部,与四角埠相距甚远。刘庆的陵石侯国和栾大的乐通侯国均封在今莱州西南部,虽距四角埠较近,但前者仅维持了20余年便被除封,后者则获罪伏诛,爵位皆未能传承下去。两个夜侯国均封于今莱州城周边,欧阳歙的封国传至其子欧阳复因无子被废,存在时间较短。虫达始封的夜侯国,经其子虫捷,传至孙虫柔,三代后才被废除,而四角埠古墓群恰恰由三座墓葬组成,在数量上完全吻合。
据悉,四角埠古墓群已于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汉墓数量很多,但像四角埠古墓群这种规模的则比较少见,将来如能由文物主管部门组织考古人员进行正式发掘,势必为中华文化殿堂增添新的瑰宝。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