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在曾被誉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又一奇迹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现春秋古墓群,有望解开困扰人们多年的铜绿山古铜矿采冶者都去哪儿了及其身份谜团,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矿冶遗址,乃至我国矿冶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 古墓群填补矿冶考古空白 上周,由湖北省文管会、武汉大学、湖北省考古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对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古墓群出土的百余件削刀、铜鼎、带盖孟、豆、铜矿石等进行现场鉴定与交流...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发掘区航拍图 ■墓葬群位于铜绿山四方塘冶炼遗址,遗址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70米,面积7000平方米。古墓群的发现,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形成了采矿、洗矿、冶炼、安葬等一条完整记录矿冶之路的链条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先秦时期有三大铜矿冶炼基地,春秋时期冶炼水平最高的是大冶铜绿山。闻名于世的随州曾侯乙编钟的制作原料来自于铜绿山 考古人员在曾被誉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
砚台,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居文房四宝之首。据说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不过,在汉代以前,砚台被称作“研”,只是一种研磨工具,专用于研磨颜料,涂绘与装饰器物上。到了西汉,“研”的作用从单纯的研磨走向多功能化,发展为名副其实的砚台。如山东省临沂金雀山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石砚,有木胎漆盒,盒盖有彩绘,并勾有虎、熊等线纹。再如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石砚,是用天然鹅卵石制成的,圆角方形,还有...
位于中国青铜文化发祥地大冶的铜绿山古矿业遗址,又有最新重大考古发现!我省考古队首次在此发现春秋古墓群,这是铜绿山考古发掘41年乃至我国矿冶考古史首次重大发现,填补了诸多空白。 昨日,记者赶赴考古工地,见铜绿山7号矿体四方塘遗址5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目前已发掘墓葬48座,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考古人员还在进一步清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本次考古领队陈树祥称,这批墓葬以春秋时期为主,...
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纳古墓群又有新发现,考古学家在阿斯塔纳古墓群外围墓葬中出土17件唐代陶盘和1盏泥灯。对该墓葬进行发掘后,考古学家推测墓葬年代大致为唐代到西周时期。 2日,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称,阿斯塔纳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王龙称,201...
位于吐鲁番市境内、被称为“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7件唐代陶器和1盏泥灯,这是近期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公布的结果。 1月27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了解到,阿斯塔那古墓群是西晋至唐代高昌国居民的公共墓地,1959年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先后13次对其400多座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23日,河北省霸州市任水村600多年前的古墓群进入发掘收尾工作。据介绍,本次考古共出土十余件元代随葬器物,现场发掘出土的一块墓碑记载了这个墓群的年代。 23日上午,考古工作还在紧张进行。霸州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康健介绍,此次发现六座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陶罐、瓷碗,铜镜等十多件随葬品,墓碑镌刻“大元故承务郎河间县尹黄公之墓”。 任水村位于霸州市经济开发区,去年110千伏线路工程在这施工...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1月22日,湖北宜昌点军区相关部门对在当地发现的清代古墓群进行研究。日前,宜昌点军区在打通土城乡连接联棚乡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开山修路,发现了一处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湖北宜昌现清代古墓群 该古墓群位于土城乡安梓溪村的一处山坡,共有7处墓葬和7块石碑,其中2块石碑周身布满青苔,字迹...
2015年1月21日讯,2014年9月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焦作市文物工作队等多家考古机构已抢救性发掘100余座墓葬,出土了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铜镜等300多件文物。据悉,整个考古发现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9月以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焦作市文物工作队等多家考古机构已抢救性发掘100余座墓葬,出土了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铜镜等300多件文物。据悉,整个考古发现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中新社发 徐宏星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长期以来,仪征庙山汉墓群墓主人到底是谁一直是个谜。此前坊间一直盛传庙山是江都王刘非的安息之地,可随着盱眙大云山汉墓墓主确定为江都王刘非,庙山汉墓墓主再度成谜。昨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通过多种角度推测认为,庙山汉墓群墓主人或为吴王刘濞。 1专家推测 庙山汉墓墓主或为吴王刘濞 “通过对庙山汉墓周边墓室出土的器皿年代、时间和空间布局等的考证,可以大胆推测,庙山...
图为特克斯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在调研草原石人保护情况 “保护好草原石人和古墓是对历史文物的尊敬和爱护,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1月9日,特克斯县文物局局长黄江勇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组在包扎墩大草原,实地拍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北山羊过冬的现状时,仍不忘向牧民打听草原石人的下落。“在那就有。”顺着柯尔克孜族牧民恰加拜·托合达森指的方向望去,黄江勇等人看到一尊石人伫立在不远处的冰雪中。至此,特克...
近日,奉节县鹤峰乡袁家河发现古墓葬,经市考古工作队对墓群进行勘测,初步判断为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目前,考古发掘已结束,共清出崖墓5座,出土文物20件。 据了解,该墓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左右,共有崖墓5座,都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墓葬呈“凸”字形,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其中,墓道为斜坡墓道,甬道呈长方形有券顶,墓室底部较甬道略高,平面呈长方形,顶部基本为券顶。此次发掘,出土文物为铜钱和陶器...
记者从鄂州市文体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馆联合组队的青龙咀墓地(西山广场西部西山脚下)发掘工作圆满完成,共发掘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金、银、铜、铁、陶、瓷、漆木器等文物200多件。 专家们勘探发现,古墓葬分布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位于古灵泉寺正门前堤坝下,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多为六朝时期小型叠涩顶墓葬,有少许宋代砖室墓,出土器物保存较好。 南区位于风光带工地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