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对话:吴健(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 “数字敦煌”为敦煌留住游客 南方日报:据了解,敦煌研究院是全国最早开展数字化工作的博物馆之一,在这20多年里,敦煌石窟经历了怎样的数字化历程? 吴健:敦煌石窟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400多个。这些石窟既是佛教美术的载体,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这其中的信息是海量的,需要花上几代人去做。 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开启时...
据外媒报道,佳士得CEO利用其过去的业务经验跟上了新市场的发展形势,并引领拥有246年历史的佳士得走向数字化。 史蒂芬·墨菲 (Steven Murphy) 说,图书出版和音乐教他跟上瞬息万变的消费行为的发展步伐。图:Dickson Lee提供 史蒂芬·墨菲,作为佳士得国际方面的第一位美国首席执行官,之前从事图书出版和音乐两个传统行业,随着全球各行业逐渐走向数字化,这两...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敦煌研究院等国内科研单位开始为数万件敦煌遗书建数字化信息总库。 记者日前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是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将70000多件各类敦煌遗书及2000多件敦煌美术作品按基本信息、图片、研究文献三大类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综合性、集大成的“敦煌遗书信息总库”。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由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独有精神面貌的活记忆。昨天上午,忆江南——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数据库(http://yjn.jylib.cn)正式上线。该数据库集中展示了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也标志着江阴市“非遗”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为推动江阴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展示江阴“非遗”成果,市文广新局联合市图书馆,历时半年多...
11月12日至14日,“第十一届博物馆数字化推广论坛暨十周年纪念学术年会”在广东美术馆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针对中国近年来文化遗产影像采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新技术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并邀请国外博物馆专家交流数字化工作成功经验,以此启发中国国内博物馆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面对当前全球进入数码科技时代,中国在保护文化遗产上不断探索博物馆数...
博物馆数字化技术提供商占博博会很大一部分 3D频繁结缘博物馆 10月28日-30日,第五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博博会齐聚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160余家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参展。此次博博会的主题为“科技进步、文化创意与博物馆发展”。展览馆内...
将于明年4月重新开放的雷吉克思博物馆 作为将于明年4月13日进行的开幕仪式的一个序曲,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大的博物馆——位于阿姆斯特丹的雷吉克思博物馆(Rijksmuseum)将启动雷吉克斯工作室——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将在线展示该机构馆藏的12.5万件艺术作品的崭新空间将于今日启动。 通过下载该机构馆藏艺术品的照片或细节图片,并通过一种创意...
“我们正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合作,计划4年后将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文善本古籍全部数字化,向全世界学者开放。”10月29日,在南京大学首届全球高校东亚图书馆国际论坛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透露,技术正打破图书馆的“围墙”。 据悉,拥有73个图书馆的哈佛大学藏书超过1700多万册。其中建于1928年的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中文善本古籍以质量高、数量大...
新华网兰州10月28日电(记者王艳明)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合资注册的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兰州宣布成立,“敦煌技术”开始进军中国文物数字化市场。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在新成立的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敦煌研究院占有55.56%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石窟、寺庙、墓葬壁画、馆藏画数字化,彩塑三维建模,影视动画制作,工艺品设计与开发等。 作为敦煌石窟...
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合资注册的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在兰州宣布成立,“敦煌技术”开始进军中国文物数字化市场。 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在新成立的甘肃恒真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中,敦煌研究院占有55.56%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石窟、寺庙、墓葬壁画、馆藏画数字化,彩塑三维建模,影视动画制作,工艺品设计与开发等。 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管理和研究...
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THUPDI)、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 (CIP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CAPTCR)、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CACH)等主办的“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于10月18-19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论坛探讨的核心议题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巨大潜能,让“分享遗产”超越时空的界限,使更多的人了...
高博陈瑜 太阳高悬在洞外,洞内安静、阴暗。敦煌莫高窟的一座佛龛前,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摄像系统。这台外形好似电视的相机,是专门为拍摄莫高窟文物而定制的,10亿级像素的画面,可以捕捉精美文物的每一个细节。 中国有无数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但时间不可能不破坏这些古物的原貌,以至于面目全非。为了今人所见的景象传诸后世,将文物复制成数字版本,是最为稳妥的一个办法。近年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在这方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