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大量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可看出,居住在肥沃的黄河中下游辽阔的平原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生活比较稳定的夏族,通过部落联盟的形式,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夏。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区。考古资料证实了夏的存在。据《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夏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多年。20世纪30年代,安阳殷墟发现商代遗存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问...
截至 7 月 22 日,在中方县荆坪古村,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挖掘和考古,已发现战国及秦汉时期的古墓 162 座,古墓群较为集中,大多数为平民战士的墓。古墓群自去年 5 月开始发掘,一年的时间发掘古墓 145 座,今年 6 月 17 日至 7月 22 日,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新发掘了古墓 17 座,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古墓等待开掘。经过专家的发掘和努力,目前出土的文物已经超过千件,包括有滑石器、玉器、陶器...
7月8日,在沧州海兴县人民公园项目建设现场,一口深埋地下3米的古井重见天日。据县文史学者刘立鑫介绍,这是自今年6月3日以来,在这一建设工地现场发现的第七口战国秦汉时期砖(陶)筑水井。目前经有关专家学者证实,在一处先民聚居遗址发现年代如此久远的七口砖筑水井,在国内实属罕见。据推测,此处极有可能是古城“屯氏邑”古遗址。 七口古井每隔80多米一眼。海兴县文保所对古井遗址进行了初步挖掘清理,发现...
图1 图2 加彩陶又称“彩绘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有出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朱绘黑陶较为突出,从总的类别上也可以归于“彩陶”。但它是在已烧成的陶器上再加以彩绘,不同于在成形的陶坯上用彩料绘画然后烧成的彩陶,加彩陶容易脱彩,彩陶的色彩则不易脱落。至战国时期的加彩陶,其面貌风采与以前不同。主要受当时漂浮漆业和青铜器手工业的影响,为了追求漆器和青铜器的...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专...
7月3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
三峡库区秭发县卜庄河古墓群发掘出土了100多件珍贵文物。经初步鉴定,这批文物从战国至明朝,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发掘工作是从去年2月开始的,其地点在秭归县郭家坝镇,在30多座古墓葬中,发掘出土了战国、汉代、六朝、唐朝、宋代和明朝的铜鍪、铁剑、瓷罐、陶罐、玻璃附饰等文物,另有数百枚五铢、半两元祜通宝等青铜钱币。据了解,此次发掘中,还发现了保存较好、制作精美的汉代铜鍪,唐、宋、明时期的瓷...
2016年6月28日上午,南郑一施工现场开挖出一钟形铜器。接到报告后,圣水镇政府、圣水文管所、汉中文物考古队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使得青铜编钟得到及时保护。 据考古专家测量,青铜编钟文物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初步鉴定该文物为战国时期的青铜编钟。目前青铜编钟已现场交由汉中市文物考古队带回圣水文管所暂时妥善保管,近期将委托省文物中心进行修复和研究鉴...
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便是高唐观遗址。这里因战国时期著名楚辞家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闻名。高唐观遗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遥对南陵,远眺巫峡。《高唐赋》云:“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楚襄王和宋玉看到的高唐观是什么样子?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专家首次披露了高唐观...
6月20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被水侵淹。这是被洪水围困的龙山县里耶镇(6月20日摄)。新华社发(张谨 摄) 以出土大批秦简闻名于世的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没能挺过最新一轮暴雨袭击。20日,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位于该镇的里耶战国古城考古遗址已部分被淹,损失有待评估。这是该遗址发掘十余年以来首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破坏。 中国天气网消息显示,19日起,强降雨袭击湘西北...
以出土大批秦简闻名于世的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没能挺过最新一轮暴雨袭击。今天,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位于该镇的里耶战国古城考古遗址已部分被淹,损失有待评估。这是该遗址发掘十余年以来首次遭受如此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破坏。 中国天气网消息显示,昨日起,强降雨袭击湘西北地区,湖南省张家界、常德、湘西自治州等115个乡镇遭遇暴雨,其中龙山县湾塘最大降雨量达268.4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湘西洲龙山县多处...
用3天时间盗挖了一处战国古墓葬,8名男子盗得包括三级文物在内的5件文物,并以3万元出售给其中一个盗墓者。近日,8名男子因盗掘古墓葬罪获刑。 临潼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9月底,被告人王某等3人预谋盗掘古墓葬,又纠集了任某等人,8人在临潼区新丰街办坡张村,先后3天在凌晨挖掘同一古墓葬,盗窃古墓葬内文物5件,并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任某。破案后,追回被盗文物。经鉴定:被盗文物带盖铜鼎一件,为...
战国其实是一个手工业很发达的时代,铁器的正式使用,生产力的极大推进,产生一大批手艺高超的产业工人,还有一些动作技能特别厉害的达人,和现代科技比起来,固然已经不算怎么回事,但就当时而言,确实已经惊世骇俗,超乎众人之上,成为时代的领军人物。 例如公输班,《礼记·檀弓》里就记载他用机械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而诸子百家中的墨子似乎比公输班技高一筹,在楚国的一次沙盘推演中,墨子击败公输班,说服楚王停...
在湘潭县易俗河镇大鹏西路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上,考古专家例行调查时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5月24日下午,墓葬挖掘工作结束,考古专家对墓葬的封土堆进行了解剖,并从中挖掘出陶鼎、滑石璧等随葬物品。 经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一座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墓葬,是呈规则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南北朝向,墓穴长约4米、宽约2.6米、深度为4米左右。发现这座古墓时有盗洞,盗洞内有一些明显是晚期的物件,根...
考古人员在清理随葬物品 在湘潭县易俗河镇大鹏西路附近的一处小山坡上,考古专家例行调查时发现了一座战国古墓,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5月24日下午,墓葬挖掘工作结束,考古专家对墓葬的封土堆进行了解剖,并从中挖掘出陶鼎、滑石璧等随葬物品。 经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一座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墓葬,是呈规则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南北朝向,墓穴长约4米、宽约2.6米、深度为4米左右。发现这座古墓时有盗洞,盗洞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