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 关汉享在《半两货币图说》的自序中说:“从战国中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起计算,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经历战国、秦、汉三代,通行218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半两钱可谓是“千钱千面”,基本找不到两枚在大小、厚薄、轻重、钱文上完全一样的钱币。如图所示是一枚厚重型大半两钱,为青铜质地,生坑品,外不圆内不方,浇铸口在下,面似...
“一年成邑,二年成聚,三年成都”,成都得名一直有多种说法,近期在成都蒲江的战国船棺中,出土了不少战国晚期文物,且都带着巴蜀元素。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从船棺中出土的一枚青铜矛,矛身上就刻有“成都”二字,这也是成都市范围内首次发现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 “以往在成都地区也出土了很多铜戈、漆木器,上面也曾有刻‘成都’这两个字的。”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雨茂介绍,青铜矛是古蜀时期常用...
2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蒲江县文体旅局获悉,该县盐井沟船棺墓群M32号墓近日出土一柄附着淤泥的青铜矛。经过清理,该柄青铜矛上刻有“成都”二字,将成都城市称谓的历史前推了200年。 据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蒲江县文管所于去年9月在蒲江县一在建工地发现60座战国墓群,多为船棺墓。截至目前,共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铜钱等。 成都,作...
船棺,形如独木舟,这一独特葬具在四川境内屡屡出土,成为古代巴蜀墓葬的一大特色。近日,成都蒲江飞虎村的大型船棺葬墓地的考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去年9月勘探发现战国墓葬群开始,解开巴蜀历史的密码就“船载而来”。 60座墓葬中,随葬品丰富,而且在密闭环境下,保存完好。木柄尚未脱落的青铜剑、疑似埃及进口的彩色玻璃球、带有巴蜀符号的印章……据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介绍,墓葬群时代主要在战国...
探伤仪还原出带勾原本美丽的花纹 60座墓葬的大型船棺墓葬群,11枚集中出土的巴蜀图语印章,两颗来自古埃及文明的精美饰物蜻蜓眼……蒲江战国船棺墓的发现,让神秘的古蜀文明再次集中展现在世人眼前。目前,考古发掘紧锣密鼓地进行,而后方的文物保护部门也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精心的保护工作,珍贵的文物将在他们的手中揭开面纱,再次显现2000多年前璀璨的光芒。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工作人...
2月8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去年蒲江的一处商建项目文物勘探工作中,发现大型战国船棺墓群。 据介绍,去年9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蒲江县文管所在配合“新悦豪庭”商建项目文物勘探工作过程中发现战国墓群,经进一步确认,施工范围内共存墓葬60座。于9月中旬上报国家文物局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2017年1月中旬,共清理墓葬47座。 出土随葬器物...
2月8日,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四川成都蒲江一楼盘工地发现大型战国船棺墓群,其中出土的“巴蜀图语”印章为研究古代蜀国是否拥有文字提供了又一批研究实物。 据了解,2016年9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蒲江县文管所在配合“新悦豪庭”商建项目文物勘探工作过程中发现战国墓群,经进一步确认,施工范围内共存有墓葬60座。相关情况当月上报国家文物局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2月8日通报,该单位与成都蒲江县文管所于去年9月在一楼盘在建工地发现60座战国墓群,多为船棺墓。其中一座墓主人腰佩丝绸之路“舶来品”蜻蜓眼玻璃珠串饰,可能是当时管理盐业的官员。 据了解,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报国家文物局后即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今年1月中旬,共清理墓葬47座。 墓群位于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飞虎村,墓葬多为南北向,分4排东西向分布,每排7至17座不...
1月18日上午,永川人彭波翻修房子,意外地在老房子的石柜里,发现了两把古剑。重庆古玩专家据外形判断,这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巴国柳叶剑,一把价值五万元左右。 区文管所专家表示,巴国柳叶剑在永川很少出现,之前只在朱沱出土过这种剑。 老宅翻修时发现两把古剑 彭波住在南大街代家店,1月18日上午,自家修房子时,他从老房子的石柜下发现了两把古剑。“当时两把剑和很多铁质农具、碗等杂物...
3日下午,考古人员在蒙华铁路湖北段文物保护项目——丁冢墓地发掘一批战国时期仿铜陶礼器。 丁冢墓位于东宝区子陵镇联心村四组一处岗地上,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古墓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出土随葬品为鼎、敦、壶、豆偶数组合仿铜陶礼器,距今已有2300年。 这些文物为当地两千年来的环境、人地变迁等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图1 图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改革币制,规定专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从此圆形方孔钱成为我国历代最为通行的钱币样式,延续使用了二千多年,直至民国初年才退出历史舞台。孔方兄者,圆形方孔钱之称谓也。“孔方兄”一词源自西晋《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后世常以“孔方兄”作为钱币之代称。然而考究“孔方兄”的起源,却发现它并不是秦始皇发明的,早在战国中期的秦国就...
留芳岭北面湘雅医院教研楼考古工地第11号墓中保存的陶鼎、陶壶、陶盒、陶豆等随葬品及墓中残存的墓具。 留芳岭北面的湘雅医院教学科研楼项目工地日前已发掘战国及东汉古墓葬13座、宋代及清代古井16口。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知,留芳岭上的这批古墓葬及古井群是于今年10月经市考古所考古勘探发现。随即,市考古所组织人员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目前考古工作已告结束。 宋代古井群为普通居民生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