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王侯对于玉器的尊崇和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从生至死,从公到私,玉器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 东汉 玉盘坐人像 高7.5cm 成交价: 4,600,000 HKD东汉 玉盘坐人像 高7.5cm 成交价: 4,600,000 HKD 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汉代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河北满城汉墓和广州南越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汉代许...
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n,1883-1966)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这位从德国来到美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美国前卫艺术的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抽象表现主义的两个分支,无论是行动绘画还是色域绘画,都与他的艺术相关联。在某种意义上,他可以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之父”。霍夫曼生于巴伐利亚,在慕尼黑长大。 作品:《门》 作者:汉斯·霍夫曼 年份:1960年 尺寸:...
近日,从河北省黄骅市文物部门获悉,在黄骅市齐家务乡政府东侧一取土工地发现青砖碎块,经考古人员发掘推断,这是一处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墓葬共有3座,结构均为青砖砌成,陪葬物品较少,此前已经被多次盗扰,破坏比较严重。其中,有一处多室砖式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葬中出土了铜镜、“大泉五十”字样钱币和部分铜饰。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为汉末三国时期墓葬,距今已...
近日,在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遗址发掘现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作业。目前,陵园勘探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 东汉帝陵遗址发掘现场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属洛南东汉帝陵组成部分。该遗址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属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域的北端。2006年在配合郑西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市文物工作者对白草坡东汉帝陵进行过初步的...
这对秦汉时代的青铜承弓器(图1),全长22、高5.5、宽3厘米,前端高昂之凤凰首,而凤凰首的眼、眉、耳、鼻、嘴十分清晰生动,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下方的承弓器,冠胜较大,头部更精致,应该为凤;而上方的承弓器,冠胜较小,头部较小,应该为凰。 ▲ 图1 为了确认其使用方法,笔者曾经查阅多本典籍。其中在《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第272页,查到一件战国镶嵌云纹的承弓器,但...
11日从湖南邵阳邵东县文物管理局获悉,该县火厂坪镇高山村村民近日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一处古代墓葬,该局经过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属中型汉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 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 该汉墓分为墓道、墓室两部分,整个古墓长5米、宽2.1米,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室全部由汉砖堆砌构成,墓砖墙上有几何纹图案。经过两天发掘,该墓陆续出土文物23件,其中陶...
罐高33.7、口径15.5、底径15.5厘米。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与提高,在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和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 此器即为东汉时期成熟的青釉瓷,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弁南乡罗家浜村窑墩头砖室墓,现藏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胎质细密,造型圆润敦厚,...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1月13日向媒体展示其重大考古发现。中新社发 龙宇阳 摄 13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共发掘西汉、东汉、南朝、唐代各时期墓葬27座,清理出各类文物200余件。中新社发 龙宇阳 摄 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该研究所在广州太和岗发掘西汉、东汉、南朝、唐代各时期墓葬27座,清理出土鎏金、玛瑙、青釉、铜、软陶等质地文物200余件套。 此次勘...
章丘发现汉代古墓群,出土了铜镜、陶罐等50多件文物。 出土的“大泉五十”铜钱。 12月5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通报了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一考古工地的发掘成果,在为期约一个月的发掘中,不仅发现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而且出土文字清晰的“王莽币”,证实该墓或为少有的有文字证据的王莽时期墓葬群。 几亩地范围 发现15座汉墓 这片古墓群位于于家埠村一电力施工工地内,自11月份起,文...
老武汉?新武汉——从汉口开埠到老城新生 展览时间:2018年7月12日—8月12日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4、5号厅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 由武汉美术馆主办的“老武汉·新武汉:从汉口开埠到老城新生”展览将于2018年7月12日至2018年8月12日在武汉美术馆4、5号展厅展出。 武汉美术馆作为武汉城市文明建设与视觉记忆传播的重要窗口,2008年开馆以来就一直积极致力于对...
近日,邵东县火厂坪镇高山村一村民在整理宅基地时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文物部门得到线索后立即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文物专家初步判定此墓为东汉时期砖室墓,墓主人为比较富裕的平民。 在古墓发掘现场,墓室内,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的对一些文物进行发掘、清理。墓主究竟是什么人呢? 邵东县文物局副局长 李玉明:经过这两天紧张有序的发掘与施工,目前已经处于收尾的阶段。这座汉墓前面有墓道,长度大约有...
五千年前“山东大汉”亮相国博 北京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昨天,“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焦家遗址以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著称。本次共展出文物展品230余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部族首领大墓的场景复原。身高近2米的墓主人,让人们一览5000年前“山东大汉”的伟岸。展览将展出至9月9日。 据国博策展人介绍,焦家遗址位于...
昨天,一位身高1.9米的“山东大汉”现身国家博物馆,他来自约5000年前。当日,“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在国博开幕。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共有230余件文物展品。该“山东大汉”来自山东济南章丘焦家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部族首领大墓M184。据考古人员介绍,墓主为男性,身高经实测1.9米,为目前焦家遗址出土最高的男性。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详见A07·北京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祠堂、墓室上的装饰画石刻,滥觞于西汉,兴盛于东汉,三国以后急剧衰落,故通称汉画像石。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历史画卷,被称为“汉代社会的缩影”和“东方艺术的瑰宝”,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滕州是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时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
两千多年前的两汉时期,在人们心中似乎显得太久远了。在我们读过的历史书上,说到两汉时期,更多的是一些政权更迭、征战匈奴之类的远古“故事”,好像跟今天的我们已经没什么关系。然而一场展览,能大大丰富我们对汉代的认知,更能让汉代的人,我们的祖先,在我们脑海里活泼生动起来,两千年传承下来的种种现实生活习惯与器物,从这场汉画大展中找到惊人近似的源头。 两千年来,除了陈履生老师,还没有人能够把五湖四海几百万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