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向市民开放,里面主体风格为“唐风古建+岭南园林”。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经过3年多的建设,南汉二陵博物馆这座华南地区唯一的皇陵博物馆首度揭开神秘的面纱。昨日,“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开放暨相关专题展览揭幕仪式”在广州大学城举行,南汉二陵博物馆主体建筑建成,即日起局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朱海仁表示,现阶段,南汉二陵博物馆局部开放的区域为博物馆的...
南汉二陵包括德陵和康陵于2003年~2004年发掘,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11年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大遗址名单,是广州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南汉二陵在发掘结束后进行原址保护。 南汉二陵博物馆是经已故考古学家麦英豪倡议,广州市人民政府2012年决定立项建设的专题博物馆,被列为广州市“十二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约3.28亿元...
▲悬泉汉简有的出土时编绳依旧,有助于考察简牍形制。 在甘肃,有两类考古发现震惊学术界,它们是敦煌藏经和西北汉简。知道敦煌藏经洞的人很多,西北汉简却少有人知。近年来,随着这些出土文献的整理出版,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继 《肩水金关汉简》 《地湾汉简》以及 《天水放马滩秦简集释》 《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 《居延新简集释》等陆续推出后,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的两万余枚简牍也将陆续刊布。作为“201...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3厘米,宽2.3厘米,高1.8厘米
西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 长5.2厘米 宽5厘米 高2.7厘米 正方形,侈口,抹角。内底中间有一桥钮印形凸出体,旁有一个半漏斗形凸出体与之连接。外侧左、右壁凿铭文八行十五字“元朔三年叔坚工仆,上郡工褒夫立戊”,外底凹凸不平,通体褐色,口沿微残。此物系西汉时期铸造铜印用的母范。它揭示了汉代铜印的铸造方法,对研究我国古代冶炼技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宋(960—1279) 绢本 设色 纵18.2厘米 横22.8厘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高4.5厘米,口径9.2厘米,全长16厘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高9.7厘米,口径26.2厘米,底径15.6厘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直径25.3厘米 厚10.2厘米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15.7厘米 直径13.9厘米 厚4厘米 玉质呈青色,多处有黑褐色沁斑。出廓部采用镂雕技法,双螭螭首相对,伏于璧上,中间以一尖状物相隔。螭圆眼、耷耳、独角,身以细阴线雕琢的圆圈纹及毛纹饰鳞毛,螭身造型卷曲繁复,线条灵活优美。玉璧表面饰乳钉纹,每个乳钉琢磨得规整统一,其地子打磨平整光滑,极显工匠完美的雕琢技艺和高超的治玉水准。 璧作为玉器器型之一...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长2.2厘米 宽0.9厘米
东汉(25-220) 高36.8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8.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泥质红陶。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腹部两侧贴对称铺首衔环。壶外施低温绿釉,内口沿施黄釉。颈、肩部各有两道弦纹,壶底有支烧痕。
清 纵26.5厘米横141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尚宝司是专门负责皇帝用宝事务的衙门,由满、汉官员组成,设有理事、副理、卿、丞等官。顺治皇帝认为该司“事简员多”,既有尚宝监(专职太监)负责承收,同时又经内三院看用,机构重复。于是顺治十三年(1656)三月二十日谕吏部云:“该司理事、副理、卿丞等官,似皆可省,今暂行裁去,各官照品改用。” 此敕谕左为满文,右...
清 纵51厘米横172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阿望丹进原为西藏静觉寺国师,康熙四十年(1701)进京朝觐,受到康熙帝的褒奖,于四月二十日颁给敕印。敕谕中云:“兹尔阿望丹进,精明戒律,性地开朗,虽僻在远方,慕化来朝,用因旧职,给以敕印,仍予静觉寺国师之号,率尔比丘,虔修梵典,益演三乘,庶无负朕褒奖之意。” 敕谕左为满文,中为藏文、右为汉文,四周云龙纹边框,...
日前,湖南考古工作者在对湘阴青竹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分别清理出一座东汉龙窑、一座清代缸窑遗迹和相关的瓷片堆积,更让考古工作者欣喜的是,在清理清代缸窑遗迹中,竟又新发现一处被清代缸窑遗迹打破的东汉龙窑遗迹。 此次考古发掘的青竹寺窑址位于湘阴县静河镇青湖村十六组,窑址西临湘江哑河(湾河),分布在低矮的丘陵上。早在1988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世荣研究员领队曾与湘阴县博物馆联合对湘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