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 纵43.5厘米 横105厘米 本敕颁发于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1448)五月十七日。汉藏文合璧,末钤“广运之宝”。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的圣旨称“敕谕”。番僧,明代对藏传佛教僧人的称谓,俗称“喇嘛”。羊卷(圈)寺,系明代陕西岷州卫(今甘肃岷县)藏传佛教中心寺院大崇教寺(详见本卷“正德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敕谕陕西岷州卫大崇教寺下院牙儿萨族崇隆寺番僧短竹班丹袭喇嘛之职”条)的34座属寺(也...
5月28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西街棚户区改造现场,施工人员发现疑似汉代墓葬器物。图片来源:“玩转抚宁”微信公众号 “咦!这些陶片挺奇怪,应该是古代的吧!”5月28日下午,秦皇岛市抚宁区西街棚户区改造现场,施工人员发现了异样陶片,随即上报相关部门。经抚宁区文物管理所现场勘察,这里疑似为汉代古墓。 据了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工地已经暂停施工,长约40米、宽约15米的范围内,...
明 纵30厘米 横152.5厘米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1588)封赐班着尔领真袭国师之职制诰。钤“制诰之宝”,为封一品至五品官员所用御印。圣旨中说:“班着尔领真乃故西纳族演教寺通慧净觉寺国师班着坚昝之侄”,说明是家族内袭职。 西纳族演教寺,也称“西纳寺”或“西纳上寺”,藏族称“西纳桑珠林,是青海藏族西纳族建立的古老喇嘛庙。此庙位于青海湟中县治鲁沙尔镇北偏西26公里处(今拦隆口...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邗江区甘泉街道、杨寿镇境内,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由老山汉墓、吴家山汉墓、汪家山汉墓、老虎墩汉墓...
汉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1956年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通高98厘米 此陶楼上有家兵持弩守卫,水塘周围有骑士巡逻警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豪强地主拥有私家武装。
清 通高10.4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罗汉由白色寿山石雕成,薙发秃顶,双目微闭,面带笑容。身穿低领袈裟,上雕细密的缠枝花纹,衣领和袖口镶嵌微粒珍珠和各色宝石。踞坐露右脚,左手支地,右手执一经卷。座呈四瓣海棠花形,由浅褐色寿山石刻成,环周雕繁密的缠枝花纹和海水龙纹;座底正中镌刻隶书一行“魏汝奋制’’阴文四字款,周边饰缠枝花纹,所有的纹饰和款识间均填以金粉。此件寿山石罗汉...
近日,江苏徐州汉文化景区汉兵马俑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新公众,新方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增强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加深了公众对考古知识以及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了解与认同。 本次主题活动共有三项内容,一是汉兵马俑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汇报展览,以“您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赏,纷纷兴致勃勃一起探讨起来“什么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
24日,全国网络媒体吕梁行采访团来到了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共同感受西汉晚年到东汉末时期,石刻艺术珍品的雕刻技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画像石是汉代艺术家刻在石块上的雕刻艺术品,它既是墓室内的装饰品,又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石质建筑材料。画像石是作为随葬品镶嵌在墓室内的,它是墓主生前官宅府邸的缩影,又是汉代封建统治者用绘画点缀政教思想的集中体现。 吕梁市离石区是我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
为迎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让更多珍藏在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将极具洛阳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呈现在观众面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从近年来广泛收集海内外大量的洛阳画像空心砖资料和现有的馆藏中精心挑选,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两家联合推出了《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拓片展》,于5月17日开展,该展览对观众免费开放。 画像空心砖是西汉时期洛阳地区主要的建墓材料,自...
“知音汉阳”博物馆创新协同发展智略峰会现场 记者李子云 摄 为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21日,由汉阳区委宣传部、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5·18国际博物馆日暨‘知音汉阳’博物馆创新协同发展智略峰会”活动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举行,国内多位非国有博物馆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议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之路。会上透露,武汉市对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力度将...
仿汉南大门梁盛摄 位于广东省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委会的大汉三墩,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所在地。 经专家考证,这条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由徐闻起航,沿北部湾海岸经越南、泰国、暹罗湾登陆,再进入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往来航程超万公里,比福建泉州的“古丝路”始发港还要早千年。 保留完好的“侯官上马凳” 梁盛 摄 以大汉三墩为始发港的...
网络配图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征,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这五种特征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在美玉上雕刻有吉语文字,则是东汉玉器的一个显著特点。东汉的玉器在玉雕加工技艺提高的同时,在刚卯、玉璧等佩饰或陈设玉雕艺术品上出现了吉语文字,流行的吉语有“宜子孙”、“长乐”、“长宜子孙”、“延寿万年”...
荆州发现西汉早期墓葬 保存完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