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余老唱片借数字化“复活”

为了留住中国唱片“百年好声音”,中国唱片总公司2011年启动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根据该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中唱共计完成近两万条开盘胶带母版、6000余面金属母版的数字化采录,同时完成了媒资管理系统和蓝光光盘存储系统的建设。

      为了留住中国唱片“百年好声音”,中国唱片总公司2011年启动了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项目。根据该公司22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中唱共计完成近两万条开盘胶带母版、6000余面金属母版的数字化采录,同时完成了媒资管理系统和蓝光光盘存储系统的建设。

      老唱片诞生于19世纪末,我国有记载的第一张唱片是1904年录制的京剧孙菊仙唱腔。至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胶木唱片已完全停产。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介绍,目前,中国唱片总公司保存着13万面唱片金属母版和5万条磁性胶带,其中1949年以前的唱片模板有4万余面,均是极其珍贵的唱片模板孤品典藏。“由于历史久远以及受保存条件所限,这些珍贵的史料和经典珍藏可能面临毁损的危险,另外,这些唱片模板如果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手段,发挥不了更大价值。”周建潮说。

      数字化“另存”是一项精细的技术工作。据技术总监阎华介绍,中唱对版库所存文物进行了详尽细致的盘点和整理,并且将中唱成都公司、中唱广州公司版库的近万盘胶带母版运至北京,统一进行数字化采录。此外,中唱特聘了一批音频技术专家,克服了种种困难,对磁带母版和金属唱片进行整形、化学清洗和修复处理。

      为了实现数字化后的资源平台应用,中唱搭建了媒资管理系统和大容量蓝光光盘存储阵列。目前媒资管理系统正在调试中,预计要完成2万小时节目的编目录入。

责任编辑:周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