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汶川县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馆为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由纪念馆领导带领办公室、宣教部、保管部等工作人员一行15人于2012年6月11日上午赴汶川县博物馆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学习活动中,纪念馆的同志们看到汶川县博物馆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又听取了汶川县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介绍,对博物馆的各项陈列布展内容及珍藏的各级文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不清楚的地方虚心请教力求弄懂。参观学...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玉树地震共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受灾面积3586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42人。境内的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的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号召,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青海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去年就承担了青海玉树“4•14”地震...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防止珍贵文物遭受损毁,在省文物局的积极协调下,茂县将7519件文物先后紧急转移到金沙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存放,时隔四年,近日,这批寄存的珍贵文物全部安全运回茂县,入住新家。 茂县中国羌族博物馆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并已经达到文物存放安全标准,将存放于成都博物院的茂县珍贵文物转运回家的时机已经成熟。鉴于以上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运...
为全面了解和有效推进绵阳市的文化、文物工作,2012年6月18日,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带领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省文物局局长王琼在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市长林书成等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北川地震纪念馆和绵阳博物馆新馆建设等文化、文物建设工程。在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工地,黄彦蓉副省长详细察看了工程进展,并认真听取了北川地震纪念馆工程建设、陈列布展以及北川老县城保护等有关情况汇报后强调:北川地震纪...
为全面了解“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的工作进程并确保工程质量,2012年6月19日,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副主任沈贵华和技术总监孙学文,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杰、西安十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征等有关专家,以及项目实施方重庆点至科技有限公司和外业作业合作方四川中水成勘院测绘工程有...
重建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上的泰安寺住持洪法法师 黎朗 摄 青城山泰安寺重建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 黎朗 摄 唐宋以来,泰安寺向为禅宗弟子向往的圣地,川西佛教的讲习之所。僧人在此学养完满,方可到数十里外的白云洞去修行。泰安寺曾统管后山寺院四十余座,香火旺盛,名僧辈出。 泰安寺始建于唐朝,历代几经重建培修。至明末毁于兵燹,并于清代乾隆年间重建。解放后,庙宇渐毁,仅存正殿和厢房。这次重修...
为答谢社会各界人士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2012年5月12日-5月14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进行开馆试运行,馆内所有设施设备均面向游客免费开放。 纪念馆工作人员严阵待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投入馆内的各项接待、讲解及保卫、保洁工作,试运行三天时间共接待了来自外国驻华武官、国际防震减灾研讨会、国家医疗防疫队、国家公安部消防处、新华社、广东电...
意大利北部20日发生5.9级地震,至少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教堂和城堡等不少历史建筑严重受损。 地震持续大约20秒,波及博洛尼亚、摩德纳、费拉拉、罗维戈和维罗纳等城镇并伴随多次余震。事发地不少人当时正在睡觉,惊醒后慌乱地跑到街头,一些人穿着睡衣。电视画面显示,地震区域内不少建筑受损,一些房屋屋顶坍塌,教堂塔楼出现裂缝,一些墙砖散落在街上。 意大利文化部说,初步报告显示,一些历史建筑受到R...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汶川,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全国的救援队伍星夜兼程,赶赴汶川,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真实记录“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历史画面,缅怀罹难同胞,歌颂英雄,警示后人,为震中纪念馆陈列、展览、研究提供文物资料。根据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1号文件,立即成了汶川县“5.12”地震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和威绵、漩映两个征集小组开展地震文物征集工作。由汶川县文物管...
据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介绍,他们将与文物部门合作,对公园内的一处唐山大地震遗址进行修缮,目前,国家及河北省的文物专家正在制定相关方案,不久之后即将规划完成。 据了解,位于公园内的地震遗址为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厂房建于1959年,现保存的遗迹是南北走向的3跨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地震时,厂房处于宏观震中,烈度为11度,3跨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
四川经济日报讯 (记者 顾佳)“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征集工作已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省13个文物收藏单位共征集地震文物46万件(套、张),其中实物资料15万件(套),图片资料31万张,有关音像视频资料4万余分钟。这是记者近日从省文物局获悉的。 据悉,征集文物中主要包括,地震破坏见证物、抗震救灾见证物、国际援助见证物、重建家园见证物和其他见证物等。“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地震文物征...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文物征集被国务院纳入了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在《“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明确了工作要求。2009年8月省政府第3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北川、映秀、汉旺、深溪沟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博物馆建设项目规划》,地震遗址遗迹保护数字化工程及地震文物征集成为该规划的重要实施项目,并在灾后重建资金中列支了专项经费。2008年5月23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征集...
记者 陈四四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破碎的赵府君墓碑,如今已完全恢复昔日面貌。日前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经过专家组检查,赵府君墓碑等一批地震受损馆藏文物已被“文物医生”复原,并顺利通过验收。 赵府君墓碑是三台县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原本已出现风化剥离“病状”。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赵府君墓碑完全断裂破碎达100余块。去年4月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 “文物医生”制定了完备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