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县完成地震文物征集结项报告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汶川,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全国的救援队伍星夜兼程,赶赴汶川,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真实记录“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历史画面,缅怀罹难同胞,歌颂英雄,警示后人,为震中纪念馆陈列、展览、研究提供文物资料。根据汶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1号文件,立即成了汶川县“5.12”地震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和威绵、漩映两个征集小组开展地震文物征集工作。
  
  由汶川县文物管理所、文化馆、图书馆职工组成的征集小组,在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的坚强领导下,先后深入各政府部门、乡镇村寨和工矿企业征集地震遗物和地震见证物,历史一年多时间,获得大量真实记录群众抗灾自救以及各系统援助抗震救灾的实物、图片、视频资料,征集和搜集到了地震文物(实物)13000余件,照片41000多张,文字资料4200余件。其中较为珍贵的地震文物有:张米亚、莲蓉、邓霞等多名烈士遗物和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副主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国家、国际领导人视察灾区时留下的用具与典型地震文物。
  
  根据2011年10月,四川省文化厅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及地震文物征集领导小组要求,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汶川县“5.12”地震文物(实物)征集结项报告(图片集)的编撰工作,结项报告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按章、节、目编排。客观翔实地反应了“5.12汶川大地震”对汶川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造成的破坏和汶川县文物工作者在抗震救灾、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地震文物征集等方面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征集的13000余件地震文物进行了细致描述。结项报告全面总结了汶川县地震文物征集工作。(汶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