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世纪60年代末,建始县高坪镇麻扎坪村的当地农民,在一个小山坡上的山洞及附近地区,挖出过很多龙骨,那时当是一味中药材,他们前后挖过很多卖给了药材商人,此洞因此当时被称为“土龙洞”。后来又挖出了很多“巨猿”的牙齿,才改称为“巨猿洞”(此洞恰在北纬30.5度上)。后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研所...
傍人 200万年前,南方古猿、傍人和灵长目人科的人属物种都曾在今天的南非地区生活。法国研究人员日前分析这三者的牙齿化石后发现,其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来说,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哺乳动物,其组织中的锶元素和钡元素就越少。法国研究人员8日在英国期刊《自然》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激光切除技术对上述3大物种的化石牙釉质进行分析,发现最早约500万年前出现的南方古猿的饮食比较“随机̶...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日前发现,早在200万年前,曾有两种早期人类与人类的直系祖先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最新发现的化石将极大地帮助我们认知发生在约200万年前的人类种群进化、繁荣的情况。 2007年至2009年,科学家们在被誉为“人类摇篮”的肯尼亚图尔卡纳湖地区发掘出三块化石,包括一块脸骨、一块几近完整的下颚骨和第二个下颚骨的部分骨块。 研究人员证实,通过对这三块化石以及约4...
2日记者从新疆精河县文物管理获悉,此前文物专家在例行的野外文物安全巡查过程中,在赛里克底山前地带发现两处早期人类居住遗址。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专家鉴定,初步推断年代应该在公元前后之间。 据称,该遗址距离青河县约100公里的一条南北向季节性冲沟内。遗址轮廓清晰,房址的墙基用黑色或褐色砾石砌制而成,多为长方形。1号遗址南北长17米,东西长14米,用双层较大的砾石砌成,墙基宽0.9米,砾石间距0....
2日记者从新疆精河县文物管理获悉,此前文物专家在例行的野外文物安全巡查过程中,在赛里克底山前地带发现两处早期人类居住遗址。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专家鉴定,初步推断年代应该在公元前后之间。 据称,该遗址距离青河县约100公里的一条南北向季节性冲沟内。遗址轮廓清晰,房址的墙基用黑色或褐色砾石砌制而成,多为长方形。1号遗址南北长17米,东西长14米,用双层较大的砾石砌成,墙基宽0.9米,砾石间距...
时隔30多年,曾经走出“东北第一人”的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开始发掘。 昨日,本溪市博物馆副馆长梁志龙告诉记者,这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其范围主要是曾经出土多件人类遗物和多种古动物化石的A洞,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放线划定。 庙后山古人类遗址位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城子村东庙后山的南麓山坡上,1978年5月,是当地村民开山采石烧制石灰时意外...
遗址位于一片香蕉林中。 一处具有4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古人遗址,近日在南宁市坛洛镇同富村雷懂坡的一片香蕉林被发现。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了数百件加工精美,类型丰富的平肩铲,斜肩铲,锯齿状肩铲三种代表不同时期的石铲。5月23日,记者对发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考古专家称,该遗址文化性质应与祭祀有关,年代也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尽管未能对其真正功能作...
中国和澳大利亚古人类研究者联合攻关的关于云南“马鹿洞人”的最新研究认为,这个兼具远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的某些特征、兼有亚非欧人群交融特征的古人类种群的发现,佐证了东西方文化、人种、基因在早期就已有双向交流融合的说法,说明人类并不是在某一地区单独起源的,而是在不断迁徙、交融中演进的。 研究者认为,这个生活于万年前的类似“少数民族”人群的发现,可能是代表具有早期智人特征人群的最晚记录,与此同时表明现代人...
近日,由省考古研究所和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联手打造的吉县柿子滩大遗址保护工程 《项目规划大纲》已编制完成,这标志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得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吉县柿子滩遗址群保护性开发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总投资3亿元,目前正在进行详细规划的勘测编制和招商融资,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吉县地标性文化旅游景区,与壶口瀑布形成链接,使黄河文化的内涵更加厚重。 柿子滩遗址1980年发现于吉县东城乡...
3月20日,考古人员指示发掘出的烧火遗迹和动物骨骼。 近日,考古人员在郑州市西南郊樱桃沟景区内发现距今约4万年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发掘工作。 据了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对老奶奶庙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揭露面积50平方米,发现数以万计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制品与动物骨骼及其残片等,还有20多处用火遗迹,以及由上述遗存构成的古人类居住活动面,...
3月20日,考古人员指示发掘出的烧火遗迹和动物骨骼。 3月20日,考古人员在测量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化石。 3月20日,考古人员在老奶奶庙遗址现场对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和石制品进行测量、标记。 3月20日,考古人员在记录老奶奶庙遗址现场发掘出的物品,并在每件物品旁用白色字条标注。 这是3月20日拍摄的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