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石家庄4月29日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北赵县贾吕村附近发现一处史前古村落遗址,目前发掘工作接近尾声。这一遗址被确认为距今5000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有趣的是,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些灰坑,被认为是古人倾倒垃圾的场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韩金秋表示,这一遗址于2010年被发现,去年6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勘探。今年,为配合京...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原地区什么时候开始有古人类?这一直是国内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2012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栾川县伊河南岸孙家洞发现6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当年10月,这里发现的古人类被称为“栾川人”。 “栾川人”是在河南境内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直立人(猿人)化石,专家称这一发现前推了中原地区古人类的生存历史。“栾川人&...
现场挖掘的新石器时期陶片。 “古战壕”(护寨墙)残垣120米,内墙现高1.5米,墙面宽0.76米,墙垣设有瞭望孔。 春节期间,梅州考古工作者在广东兴宁市径南镇新洲村寨下的一座800多米高的山上,发现一处古人类生活遗迹,现场挖掘出一批新石器时期的夹砂灰陶陶片,这些陶片的文饰有篮文、水波纹、席文、弦文等几何纹饰,专家推断,这些软陶陶片为距今约4000至10000年前新石...
“古战壕”(护寨墙)残垣120米,内墙现高1.5米,墙面宽0.76米,墙垣设有瞭望孔。在“战壕”的北面,还有一个宽1.1米,内高1.5米类似出入口状的“门”。 现场挖掘的新石器时期陶片。 兴宁径南发现四千至一万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 春节期间,梅州考古工作者在兴宁市径南镇新洲村寨下的一座800多米高的山上,发现一处古人类生活遗迹,现场挖掘出一批新石器时期的夹砂灰陶陶片,这些陶片的文饰有篮...
“三沙市永兴岛存在古人类文明活动的可能性。”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说,通过对永兴岛及其相连石岛地区地质剖面的考察,初步推断岛屿应在5万年前形成,岛礁周围分布着一些洞穴,存在古脊椎动物甚至人类活动的可能性。 李超荣表示,随着三沙市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开工,大量的挖掘工程使考古工作进入黄金时期,三沙市或将有更多重大的考古发现,永兴岛将成为各领域未来考古工作探索...
尽管现代人类及其近亲黑猩猩等都不以草为主食,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约三百万年前的古人类从森林向草原迁徙时,迫于生存压力,曾大量地以草为食。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对非洲乍得发掘的一些300万年到350万年前古人类牙齿化石的分析发现,其中碳同位素比例特征与一些草类相似,说明这些古人类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草。 研究人员认为,草叶对古人类来说可能难以消化...
“新岩遗址”发现的文物。磨制石斧,为新石器时代典型的劳动工具 “新岩遗址”文物。铸青铜斧青铜钺石范、青铜渣,经鉴定为西周时期遗物 在洞口边发现疑似文物碎片 桃花江流域有无古人类活动的疑问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3年初,桃花江畔灵川县定江镇聚田村48岁的农民阳国威,在屋后一个叫新岩的洞穴中平洞修猪栏时,无意中挖出一批古人使用的石...
熔岩阶上发现大量炭灰。 鹿科动物下颌骨。 狼牙齿。 10月25日,本报记者与地质专家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考察时,发现了多处古人类的生活遗迹。经历史学者鉴定为唐代渤海国时期靺鞨族先民的生活遗迹。这是我市首次在镜泊湖火山熔岩洞内发现古人类遗迹。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随黑龙江省地质专家进入神羊洞主洞口,对镜泊湖火山熔岩洞进行地质考察。在距离主洞口200米左右的洞穴内,记者发现了多枚疑似古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