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4日,记者获悉,在衡茶吉铁路井冈山市古城镇寺源村施工段,施工人员近日发现了一批石镞、石碗等石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 据了解,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根据遗址的现场和出土的文物判断,这是距今有3500年以上历史的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的古人类居住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法国考古学家在《法国科学院报告》发表文章说,古人类早在157万年前就在欧洲出现了,这比以前所认为的时间早20万年。 据法新社15日报道,以考古学家热罗姆·伊沃拉为首的考古小组在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一个玄武岩采石场进行考古发掘后发现,这个地区在157万年前存在古人类活动。这里的古人类活动同东非25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情况类似。 报道说,朗格多克地区的居民让·鲁维埃早在15年前在...
法国考古学家在《法国科学院报告》发表文章说,古人类早在157万年前就在欧洲出现了,这比以前所认为的时间早20万年。 据法新社15日报道,以考古学家热罗姆·伊沃拉为首的考古小组在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一个玄武岩采石场进行考古发掘后发现,这个地区在157万年前存在古人类活动。这里的古人类活动同东非25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情况类似。 报道说,朗格多克地区的居民让·鲁维埃早在15年前在...
记者12月14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滑县留固镇程新庄西面一个百米见方的大沙坑里,日前发现了大量动物骨骼化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市文物专家考察后共同认定,这是黄河下游黄河堆积中首次发现的时代较早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活动的遗存,对于了解晚更新世(距今12万~10万年)早期人类活动,以及研究黄河形成时古环境情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介绍,这处取沙场处于黄河故道,...
11月11日本报曾做过海口贝丘遗址可能存在“建伶”古县古墓群的相关报道,但由于初步判定的古墓群遗址被农田所覆盖,考古工作并没有马上开展。直至昨日,在做完了相关的赔偿工作后,考古工作的第一道程序,挖探方工作正式开始。 云南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队员胡长城介绍,所谓“挖探方”工作,是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将地表划分为一定面积的矩形,按照矩形面积来进行考古挖掘...
这是在广西发现的早期现代人下颌骨模型(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这是发现早期现代人下颌骨的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10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2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专家宣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发现早期现代人下颌骨,距今11万年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说,此发现无疑率先为...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华诞,纪念“北京人”第一颗头盖骨发现80周年,弘扬中国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传承远古文明,10月23日上午,由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承办的中国古人类展开展仪式在周口店遗址举行。仪式由房山区政府副区长卢国懿主持。 房山区人常委会大主任郭先英、房山区委常委赵佳琛、中...
8月25日,一处保存完整的青铜时代房址,在延汪公路考古队一年多的发掘下得以重见天日,数百件3000年前的珍贵文物随之出土。 该古人类遗址位于延吉市东南部的小营镇长东村,是在去年为配合修建延汪公路而开展的沿线文物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的。考古学者将其命名为长东遗址A区,整个房址长6.6米、宽5.2米、深1.2米。 早在去年,工作人员就在这里发掘出200多件文物,并发现铁的炼渣。由此推断,遗址中居住的...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市文化局联合成立的“河南许昌古人类研究中心”,8月7日在郑州举行签字仪式,这是河南省首家由中央和省级科研所等共同组建的古人类研究机构。 灵井“许昌人”遗址从2005年至今已出土3万余件石器和化石标本,尤其是2007、2008两年度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出土的大量精...
(2006年7月3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8月7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指古猿化石、古人类化石及其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四纪古脊椎动物化石。 第三条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
象边山出罕见文物 新会惠州三千年前有交流 古井长沙村象边山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出土的部分文物。 从上月10日开始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挖掘工作人员在新会象边山沙丘遗址挖掘出新会首批周代时期的砺石、石锄头、石锛等石器工具和陶罐、陶片等约300件远古时代的文物,部分文物是目前所有沙丘遗址从没发现过的。桃形石刀和石范这两项发现填补了岭南周代考古史上的空白,说明在周...
贵州省修文县近日发现一处古人类遗址。考古专家认定该遗址距今已有1万至4万年历史,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此次考古发现缘起于修文县境内的四明洞佛光寺的一次施工建设。佛光寺为移动寺内一尊佛像,在施工中意外发现一个碗口大小的洞穴,施工人员在洞内抓住了一条直径约6厘米的大蛇。随着施工的推进,蛇洞内竟别有洞天:一个藏有许多动物化石、石制工具的大洞出现在人们眼前。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根据洞内...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中,截止到5月2日,阿勒泰市文物局共普查文物点47处,并首次发现一处古代人类的居址。 在汗德尕特乡复查敦德布拉克墓葬中,发现了目前阿勒泰地区最大的墓葬点,共计220座。在墓地北面首次发现一处古代人类的居址。同时,敦德布拉克岩画位于该点附近,证明这一区域在古代阿勒泰是一个重要的聚居地,对于研究阿勒泰地区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价值。
这是1937年周口店遗址发掘停止后首次大规模发掘 资料图片:工作人员用手中的笔记本形象地比量出周口店最重要的遗址——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地“第一地点”已倾斜的角度,从而显示出该地保护加固的迫切性。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周口店遗址保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了解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于...
2009年4月23日,重庆地区举办“三峡古人类文化培训班”在巫山县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政府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参培学员包括全市40个区县主要文物保护从业人员,以及市文物局直属单位、龙骨坡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相关人员,共60多人。从4月15日至23日,通过为期9天短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