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邳州市八路镇的距山风景区土牛丘的贝丘丘顶发现,这里堆积着大量贝壳和少量陶片、鱼骨、兽骨等先民遗物,初步推断该遗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处少有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聚居之所,定名为距山贝丘遗址。 现场发现少量陶片 据介绍,距山贝丘遗址背靠距山主峰北下方白石涯,遗址周围地势险要,顶部平坦,东西长70米,南北200余米,由于活土层厚不易找到墓穴,而在数次盗墓高潮中得以...
7月31日,新疆阜康市新发现一处占地方圆百里古人类遗址。其中,发现古人类居址一处,岩画5处,古墓葬30多处。 此次新发现源于近日在阜康市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外的考古人员以及昌吉州的文物工作者分成两组,在阜康市南部山区开始普查。当日12时,考古人员在山坡上徒步观测时,突然在一处空旷的山腰上发现石堆墓群。文物普查组工作人员惊喜之际,在附近开始详细普查。考古专家...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发掘场景。 阿塔普埃尔卡遗址被喻为西班牙“史前文明的观察站”,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它有着怎样的考古故事?将如何撞击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 日前,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阿塔普埃尔卡考古队的负责人之一、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尔基里大学考古学教授犹达尔德·卡沃内尔(Carbonell)讲述了考古的过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亚梅则介绍...
广东最早的古人类在哪?专家研究发现,云浮蟠龙洞人可称之一。 记者今天在当地了解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学研究的邱立诚研究员和中山大学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的张镇洪教授,在对上世纪一九八七年九月在云浮蟠龙洞发现的一批第四纪哺乳化石中的两颗人类牙齿化石进行深入考证和研究后,推断出这两颗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较为古老,属于早期智人化石。 张教授认为,云浮蟠龙洞人距今约有二十万年,是该省所发现...
巫山龙骨坡遗址将建成古人类博物馆,可以看到200多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昨天记者从巫山文广新局获悉,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及我市的有关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巫山龙骨坡古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评审,保护规划通过市级评审。 专家表示,龙骨坡遗址是目前我国第四世纪化石地点中出土种类最多的化石地点,包括乳齿象、爪蹄兽、剑齿虎等100多种。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面积1.5平方公里。据了解,规划准备将龙骨坡...
一处具有6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近日在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被发现。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南宁市博物馆考古人员从5月22日开始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共出土墓葬30多座,以及石器、骨器、蚌器等文物30多件。这是隆安地区首次发现和发掘贝丘遗址。6月22日,记者对发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古人类早已涉足大石山区 支流沿岸也发现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为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古代...
2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建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传出消息:建始岩风洞古人类遗址被发现。这是该县继建始直立人遗址之后又一个古人类遗址。15名专家和学者于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建始进行了科学考察,在曾发现过大量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高坪、业州、花坪等乡镇共调查了18个洞穴。 根据调查情况,科考队分别在高坪镇建始直立人遗址巨猿洞东洞口外、窑场湾化石点、石垭子大岩洞和业州镇犀牛洞、岩...
1个冰川时代就存在的溶洞、9组岩画、9件未经打造的最原始的石器……这是日前在四川省彭州市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存。 来自成都地质矿产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周自隆、原地质矿产部高级工程师吕正日前称,他们在彭州市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地质调查时,于地质公园核心区发现了一个远古人类生活的溶洞。 这个名为“穿心洞”的溶洞,位于彭州市白鹿镇塘坝村,洞内较宽敞平坦,...
这是发现远古人类遗存的溶洞 地质专家周自隆和吕正日前称,他们在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发现一个远古人类生活的溶洞。除了较早发现的9件石器外,近日又发现了9组岩画。这个名为“穿心洞”的溶洞位于彭州市白鹿镇塘坝村,洞内较宽敞平坦,最宽处约30米,大约有2000平方米,可以容纳几千人。溶洞中发现的9件石器经专家鉴定,被认为是未经打造的最原始的石器,年代应早于旧石器时...
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国古人类遗址、资源调查与基础数据采集、整合”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预计为期5年,资金投入近1500万元,这是迄今为止国家在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资金投入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在古人类化石及其相关材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丰富性和系统性仅次于非洲。然而,我国许多具有埋藏古人类遗存潜力的地区尚未开展过...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专家近日在五指山市的一个村庄发现新石器时代“石斧”,专家称这些文物再次说明至少在4000年前当地已有古人类活动。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罗文雄副研究员根据村民反映,日前前往五指山市毛阳镇方上村实地查看发现,这个村很多人家收藏的外形特别的石头,确实是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斧”。 方上村54岁农妇王英莲家收藏有一长一短两件石器,长的约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灵井十几万年前就开始流淌的甘甜的地下泉水,吸引了人类和大量哺乳动物、鸟类和龟鳖类动物在这里活动,目前已发现的动物有20多种,为研究古环境、气候、人类生存环境和动物演化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以泉水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已出土的文化遗物30000余件,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人类行为信息。3年来,...
重庆巫山古人类化石出土现场 这不过是两个普通的齿骨,一段左侧下牙床,一个内侧门齿,由于年代久远,泛出淡淡的琥珀色泽。在1985年10月13日被发现前,它们深埋在8米之下的钙质黏土中,地点是重庆市巫山县宇镇龙坪村的一个小山坡。 两块看似不起眼的齿骨,近日成为科学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半个月前,不少媒体以“重庆发现我国最早古人类化石”为题进行了报道:发掘者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
连日来,省文物局和含山县抓住凌家滩第五次发掘取得成功的大好机遇,坚持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加紧建设凌家滩古人类文化遗址园区。 今年6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凌家滩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项目方案的意见》,确定凌家滩遗址目前保护与展示的重点是墓葬和祭祀区,要求省文物局和含山县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组织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和考古研究单位,充分评估文物保存和现状,加强遗址水文和地质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