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傅文俊:“他心通”创作自述

    众所周知,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文学艺术抑或是道德伦理,宗教都是其不能回避的话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信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塑造着个人的心态结构。“宗教是这个世界上的总的理论,也是人的终极关怀。&#…[全文]

傅文俊|当代艺术家 2013-06-27 13:26:27

傅文俊作品短评——“退场与在场”

    城市记忆之于摄影,必须聚焦在实体上,其中最重要的对象,不外乎民居与工厂。傅文俊的创作,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银版效果,令人想起摄影史上的早期命名,尽管技术手段大不相同,画面造成的历史感和艺术家对记忆的执着乃是很沟通的。 …[全文]

傅文俊|当代艺术家 2013-06-27 13:25:16

藏书是一种奢侈的风雅

    中国的读书人藏书,是一种传统。“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吴清先生虽然声称自己不是一个藏书家,但出于研究的目的以及对于阅读的喜好,三十多年来居然也陆陆续续购藏了数万卷书籍。其中,所藏的有些古书如今已经价值不菲…[全文]

书店 | |奢侈| | 中国| | 书籍 | |吴清| | 藏书 2013-06-27 10:53:42

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

    蒋雨浓以禅求悟 我自我法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蒋雨浓诞辰105周年访谈录 6月26日,正值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蒋雨浓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纷纷怀念蒋公,共聚京城举办了笔会座谈纪念活动。…[全文]

蒋雨浓| | 先生 | |诞辰 | |近现代 | |中国画 | |大师 | |艺术 2013-06-27 10:48:47

刘彦君:残缺美的审美视野

    刘彦君作品刘彦君作品刘彦君作品对于一个物件来讲,它在岁月的长河里的自然或人为地损毁,并逐渐消亡;对于一个人来讲,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的发展,精神和信仰有时也在消逝。6月22日在北京市紫云轩,由彼岸艺术机构推广的艺术家刘彦君“重生…[全文]

翡翠大王的成名路

    张逸君和店里的翡翠美人鱼从欠下学校3000多元学费,到拥有两个亿的资产;从对翡翠一窍不通,到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翡翠专业学校的董事长;从只身到中缅边界闯荡,到成为湖北省珠宝玉石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出生于荆州农家的张逸君只…[全文]

翡翠 | |张逸君| | 5000万 2013-06-27 09:39:10

有收藏情结的作家们

    作家大多喜欢收藏,他们的情感和乐趣,“活”在收藏的东西里面。什么图册、砚台、石块、印拓、竹刻、照片、瓷器、笺纸等等什物,里边充满作家的爱、奇妙感受和种种发现,甚至包涵其人生观点及某些个人信息。 陈祖芬家中,随处可见…[全文]

收藏 | |作家| | 贾平凹 | |老舍 2013-06-27 09:20:22

梁照堂:笔墨即内美主要内涵

    大地鸽声(梁照堂作品)梁照堂是一位有话题的艺术家,不仅是因为其创作几乎可以串联起一部当代广东美术史,更是源于其艺术转型透露出足够的美学与文化意味,比如,从油画转向文人画、从信奉“写实”到敬仰“写虚R…[全文]

中国文化| | 画家 | |梁照堂 2013-06-26 09:53:55

秦一峰:心灵的归宿

    秦一峰在秦一峰眼里,明式家具是一种心灵的归宿。没事看着一件家具,发发呆,也很舒服。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明式家具,榻、四出头官帽椅、灯挂椅、马凳、四平面方角橱等等。和很多束之高阁的古董不同,这些年代久远的家具已经和秦一峰的生活自然地融为一…[全文]

秦一峰| | 家具 | |藏品| | 收藏 2013-06-26 09:49:24

海派画家程璋后代争夺遗产事件

    程璋作品已故上海海派画家程璋所留的部分古画和扇面,经拍卖所得1643万余元。由于其后代对拍卖所得分配问题协商未果,程璋之孙女程莲芳和孙媳妇何啸云,将程璋之孙女程莲芬及其丈夫周金品诉至法院,要求二人归还拍卖所得1095万余元。近日,丰台法院已…[全文]

画家 | |海派| | 程璋| | 官司 2013-06-26 09:44:55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