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俊:“他心通”创作自述
众所周知,无论是哲学思想,还是文学艺术抑或是道德伦理,宗教都是其不能回避的话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宗教信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塑造着个人的心态结构。“宗教是这个世界上的总的理论,也是人的终极关怀。”所以它自然成为我艺术创作的元素之一。 “他心通”就是六道神通中的一个环节,六道神通,其分为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他心通以心为媒介,其精髓在于能如实知悉他人之种种心相。我将其作为创作基点,并以艺术的形式去阐释“他心通”在当下社会的表现方式与存在状态。
事实上,人本身便具有他心通的能力,只不过现代生活中超负荷的信息淹没了人与人心心相犀的感受。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的浮躁心态,使大家不易察觉他心通功能的存在。在此组作品中我运用了独树一帜的“造影”方式——医学临床所使用的造影显影技术,模拟出了人体的头颅影像,直接呈现出人们的所思所想。我把脑组织中的内容物,替换成了佛教中的人物雕塑使作品内部形成了一种虚构与真实的叠加。显而易见,人类的思想全然不会那么统一,出现在人脑中代表信仰的佛像只是作为一种程式,是用于伪装真实思想的介质。“他心通”直指与心有关的一切东西,都能够凭着我们的心看见。其前提自然是把心完全敞开。然而在这个向钱看齐的社会,人们往往勾心斗角的算计别人的想法,却从未想过要首先敞开自己的心扉。另一方面,现代人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戴着身份、地位、权力所铸成的面具,很少以真面目示人,更谈何真心,戴面具之久甚至连自己都开始忘记原初的自我。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怎样能够去了解别人呢? 这种基于“造影术”和后期加工的影像也牵带出另一个疑问,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能否真的得到最终的安宁与真正的幸福?作为人性本真的心灵感应的他心通是心灵之肇始又是心灵之归宿。
无需赘言,这种需潜移默化、苦心修炼才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早已被测谎仪、脑电波测试、梦境测试所代替。现代科学的特点即是通过直观、定量、定性等手段,以看得见、摸得着为存在基础去探索世界,把心灵交流的他心通直白的用技术呈现出来,单一精确的图像去掉了一切佛学原本拥有的内涵。现代科学造就了现代人,现代的人类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也染上了现代病。科技的高度发展伴随着人内心灵性的失落,现代人把世界当成是一个可以利用和征服的对象,是一个实现自己意欲的场所,在这个人为物役,追求市场价值的时代,人心变得狡诈多伪,浮躁和拜物。自我意欲的人的灵性被扭曲,现代人没有了心灵的澄明,何来心灵的感应? 我利用现实与表象、虚拟与心理空间的相互转换与替代试图去说明人性的缺陷与信仰、科技与心灵的影射关系。无论大脑显影出现的是敦煌石窟的佛像,抑或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窟等,我只是希望人们的思想真的可以少一些道貌岸然多一些信仰,少一些物欲横流多一些朴素真诚,少一些浮华多一些静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