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鉴定漫谈——刘光启在天津市“文化大讲坛”的演讲

    由天津市文化局主办的“文化大讲坛”,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活动。我今天就以“大众”的形式,讲一讲与书画鉴定相关的若干问题。今天我也没有讲稿,我就说,但是我说的大部分都是我的实践,都是在这几十年…[全文]

2011-05-13 08:47:12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鉴定和研究佛教文物,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认不清表现的是谁,是什么内容。佛教造像内容庞杂,形象众多,使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类造像的规律还是很强的,各造像都是遵循着其天国阶次,或者说神格来塑造的。有的造像,说不上是佛还是菩萨,不伦不类,形象怪诞,…[全文]

2011-04-25 09:51:25

首都博物馆蔵30件佛像精品

    2006年新建成开馆的首都博物馆,特别开辟了600余平方米面积的古代佛像展厅,首次展出了由馆藏品中精选的260件佛像组成的——古代佛像精品艺术展,这也是首都博物馆为迎接新馆开馆举办的专题性展览之一。 260余件佛像涵盖了汉、藏两大体系的佛…[全文]

2011-04-25 09:35:03

天价背后的佛像拍卖

    10月7日,中国最贵的佛像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产生,这一天价被“大明永乐年施”款宫廷造像释迦牟尼佛以1.166亿港元夺得。 永乐佛像改写中国佛像成交纪录 不出所料,中国工艺品的拍卖纪录终于在中国诞生并由中国人创造…[全文]

2011-04-25 09:25:16

浅析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壁画内容及艺术价值

    (大同博物馆,山西,大同。037006) 摘要: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壁画始绘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绘。以说法图和佛教故事为题分二十一幅巨型画面,满布殿内四壁,场面开阔,人物众多,堪称鸿篇巨制。壁画设计周密,构图严谨,每幅画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全文]

2011-04-15 15:25:57

庙底沟文化彩陶向西南的传播

    摘要:庙底沟文化彩陶的传播浪潮,以它所在的晋、陕、豫一带的中心区作为源头,波及东南西北四方。庙底沟文化还对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强大的推力,在那里也发现了同样传统的彩陶遗存。庙底沟彩陶向西向南的传播,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传播,也…[全文]

2011-04-08 11:09:55

山西黑釉瓷概述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之一,充足的瓷土原料和资源丰富的煤炭,以及充沛的雨水,赐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从雁北到晋中、晋南,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从现有资料来看,山西烧造瓷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全文]

2011-03-17 16:27:56

法门寺地宫出土伊斯兰琉璃器之研究

    (法门寺博物馆,陕西扶风722200) 摘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玻璃器的研究,结合国外伊斯兰玻璃器的考古发现与器物特特征,探讨法门寺玻璃器的制造时间、生产地点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法…[全文]

2011-03-11 14:56:03

祁寯藻与何绍基交游叙略

    祁寯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号淳甫,后改实甫。山西寿阳平舒人。官至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世称“寿阳相国”、“三代(道、咸、同)帝师”。 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全文]

2011-03-03 11:09:59

唐代佛教植物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大量的外来僧人在中国翻译经典,讲解佛教;以玄奘和义净为代表的中国僧人也远赴印度求法;中国人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信仰佛教的人空前增多;佛教寺院大量建造起来…[全文]

2011-02-25 15:07:56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