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博物馆,陕西 咸阳 713300) 摘要:中国古代壁画是人类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艺术成果。本文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通过古代壁画使用材料和制作工艺,来了解古代壁画的制作方法、艺术传承和发展历程。以这…[全文]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以人形作为青铜器器足以及在器底悬挂小铜铃的造型在商周青铜器中较为少见。而晋侯墓地出土的立鸟人足筒形器则集两种设计为一身,是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两类铜器以西北一带发现居多,主要流行于商及…[全文]
(南阳市汉画馆) 摘要:江苏沛县栖山一号石椁墓,中椁东壁画像中有戴胜扶几端坐的西王母形象。刘辉《沛县栖山石椁墓中的“西王母”画像管见》一文认为,所谓的“西王母”应为女墓主。我们认为此观点值…[全文]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 摘要:本文结合故宫藏品、清宫档案、瓷器画样等第一手资料,针对“大雅斋”瓷器的概念界定、款识判读、画样与御用瓷器生产流程以及画样的解读作了全面的梳理,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关键词:大雅斋;慈…[全文]
一 寻根探源:道家思想与中国山水画相融的成因 “澄怀观道”,“含道映物”,这八个字极其丰富地用中国人特具的哲学思想阐释出自古至今中国山水画家的审美趋向,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审美价值在于给人以精神…[全文]
三国时代高句丽壁画墓,位于朝鲜南浦市龙冈郡玉桃里故名。2010年5月20至6月24日由朝鲜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2011年由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整理出版了报告——《玉桃里高句丽壁画墓》[①]。日帝时代曾在墓葬附近发现龙冈大塚和双楹塚…[全文]
三足炉足范.巩义黄冶窑址出土 唐三彩贴花三足炉.永城市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唐三彩带盖三足炉.禹州市郭连乡郭东村唐墓出土.王蔚波摄 驰名中外的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枝绚丽夺目的奇葩。其最能体现盛唐气象与大唐文化的雄浑博大…[全文]
(河南博物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1936年发掘的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由于种种原因,出土的器物几经辗转,现分处多个博物馆中,且两墓器物混淆在一起。2001~2008年,经多次探究,发现琉璃阁甲、乙二墓的26件青铜器藏于北京…[全文]
(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 摘要: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考古学的初创期,对这段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历史各个阶段,对于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的主要人物、作品和观点作了系统的评述,其中特别提到当前台湾和海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全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明朝末期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渐渐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种以图画为主的图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时,制墨本为平常之事,然有爱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