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保工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文物保护工程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9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文物工程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 童明康表示,近年…[全文]
近日,大田乡岭下汤村的太平天国标语快褪尽一事,引起了广大网民和相关部门的关注。12月26日,记者来到岭下汤村,在老书记汤有田的带领下寻找这块标语。 太平天国标语颜色快褪尽 阴雨天,村子小路易滑难行,穿过长长的窄巷后,记者一行终于来到…[全文]
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全文]
国务院2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对于易受损害的文物资源应当合理确定文物旅游景区游客…[全文]
“有了这个文物避震台,地震也不用担惊受怕了。长期在文物部门工作,没有比文物安全更重要的事情,这是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最基础的!”四川宋瓷博物馆馆长何瀛中说。近日,记者从位于遂宁的四川宋瓷博物馆获悉,宋瓷博物馆文物避震台招…[全文]
记者从中国政府网站获悉,针对近年来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确保文物安全。 意见强调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不得…[全文]
太和桥已有下陷迹象。本报记者 刘守善 摄 太和桥,是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桥体已出现明显下陷的情况。近日,不少读者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着手修缮。26日,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太和桥的修缮方案…[全文]
12月18日,国家文物局赴国家档案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档案系统、图书系统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组织机制和实施范围等事宜。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明华等参加了档案系统可移动文物普查研究会议。宋新潮介绍…[全文]
公元1908年,日军占领辽宁旅顺期间,日本海军将领将唐鸿胪井碑劫掠回国,后安置于日本皇宫。从1994年起,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王仁富率领中国学者、民间志愿者18年对日追讨唐代国宝,借此向日方表明“中国没有忘记国宝”…[全文]
古窑址散落着大量瓷片 业余文保员“梁爷”和他一生钟爱的“宝贝”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绍兴文物界出现了一群不拿报酬的义务文保员,他们尽职尽责地看护着这些宝贵的历史见证者,随着时光的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