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成龙连发4条微博,声称要将自己20年前购藏的4栋安徽古建筑捐赠给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微博一出,顿时引发争议。这4栋古建,是将在异国他乡安家还是回归故里,目前尚不明朗。但让人萦怀的是,数十年来徽派古建筑为何不断流失,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全文]
唐代古建筑兴教寺塔所在地——兴教寺,可能要面临大规模的拆迁。该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是唐代高僧玄奘的墓地所在地。 拆迁的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根据西安市…[全文]
玄奘埋骨千年古刹遭拆迁 媒体报道,虽然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由于埋葬着大唐高僧玄奘灵骨而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但西安兴教寺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正面临被大规模拆迁的噩运。当地政府解释称,这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联合申遗名单上只…[全文]
兴教寺申遗相关情况说明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旨在通过国际间的协作,加强对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的保护,使之永续传承。中国于1985年加入该《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西安是中国文化…[全文]
文物不只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只是文物中更为重要、价值更高的一种类型。文物是一切有价值的文化遗存享有的属性,并非只有经过政府公布认定的才算文物。 近日,几个关于文物古迹或历史遗迹保护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先是济…[全文]
376岁省级文物绥中县朱梅墓园石柱上两个“望天吼”丢失前(上 资料片)和丢失后(下)。 辽沈晚报记者 冯玉兴 摄 辽宁省内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被盗:376岁省级文物——朱梅墓园石…[全文]
日前,一则新闻引起普遍关注:成龙打算先捐4栋徽式古建筑给新加坡,另有6栋,他也想随后捐出。成龙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网民热议,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这里姑且不讨论是对是错,因为无论对错,都是警示:应赶快抢救我们身边的濒危古建筑。 古建筑是人类…[全文]
相隔两米相差一年 两块展示牌说法各不同 德和园建筑年代让游客犯迷糊 颐和园里德和园大门口,两块展示牌上都写着德和园的简介。然而就是这两块相距不过两米远的牌子,上面对德和园始建年份,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一块写着光绪十六年,另一块却写着光绪十…[全文]
晋祠舍利生生塔发现八卦琉璃龙 近日,晋祠博物馆古建施工人员在对馆内舍利生生塔揭瓦维修时,首次发现八条琉璃龙。 这八条琉璃龙环绕在塔顶部位、历经260余年风雨,至今仍色彩逼真、形态生动。省古建专家柴泽俊称,其为琉璃中上乘之作。晋祠舍利生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