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按照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部署,辉县市文物管理局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及普查之前集中保管的所有零散石刻的登记工作。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负责整理登记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星期日的休息时间…[全文]
近日,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于成龙纪念馆收藏到一块罕见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石刻“买地券”。这块刻有“买地券”的石碑原来是一种随葬品,在方山属首次发现。 此石刻形制为方形,青石质,刻石高度宽度都是42厘米,刻文楷书,共15行,每行字…[全文]
近日,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河南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省零散石刻集中保管总结工作启动。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官总结之年,按照国家文物局安排,由我省承担“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田野零散石刻集中保管工作…[全文]
2月29日,安阳市文物局“文化讲堂”在市民之家举行。本次讲堂邀请了安阳市文物钻探队队长、研究馆员刘彦军题为《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来世今生》的讲座。市文物系统干部职工及热心文物保护的各界群众聆听讲座。 安阳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全文]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关于落实《博物馆条例》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王勇超表示,国有博物馆发展有国家投入和政策支持,其藏品大都出自考古、捐献等;非国有博物馆则主要靠创办者个人…[全文]
2016 年3 月3 日 ,由西北大学刘军民副教授担任课题组长的陕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陕西省大遗址保护管理研究”(课题编号:2011-K-015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陕西省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适用性…[全文]
黄地绿彩海水白鹤纹碗,高6.5cm,口径15.1cm,足径6cm。 碗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黄釉,锥刻海水、祥云与仙鹤图案,以绿彩填饰海水和祥云,以白、黑、红彩绘仙鹤。…[全文]
为给轨道交通让路,徐州将一座文保单位——一民国建筑进行平移。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获悉,这座3层老建筑已经“腾空”,再过几天,它将整体迁移到240多米外的新址。 即将整体平移的3层民国建筑为“同和裕银号旧址”,位于徐州市区的大马路上。据记…[全文]
简易楼腾退2020年前完成。CFP/供图 “‘十三五’期间,文保单位中居民有意愿腾退的,政府出钱给居民找房子。”日前,西城区“十三五”首场居民聊天会在新街口街道启动,西城区区长王少峰表示,文保单位腾退、修缮后,将向市民开放,“十三五”期间…[全文]
这处房子有历史 塌了很可惜 本报讯 “我们村里有密县第一个党小组旧址,但这个遗址缺少管理,大多数窗户没有了,十多间房塌了三间,再不修缮,其他房间也可能再倒塌。”昨日上午,新密刘堂村李女士致电本报。 市级文保单位破败不堪 昨日上午,记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