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大承担的陕西省文物局科研课题通过验收

  2016 年3 月3 日 ,由西北大学刘军民副教授担任课题组长的陕西省文物局文物科学与技术研究课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陕西省大遗址保护管理研究”(课题编号:2011-K-015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陕西省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适用性评估”(课题编号:2011-k-016 )顺利结项,通过专家评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陕西省大遗址保护管理研究”课题组从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出发,在充分分析国内外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后,基于目前正在或即将进行建设的考古遗址公园,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准确定位。同时,通过对已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中的成功案例分析,指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遗址应具备的条件及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为考古遗址公园提供科学的建设理念。在分析了国内8 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后,报告指出,建成后的考古遗址公园应具有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形成优美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众现实生活、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保护遗址的功能。根据陕西省大遗址的特点和保护需求,建议陕西将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应继续坚持“四个结合”基本理念,不断探索并推广大遗址保护的新理念、新模式,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再立新功。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建筑材料等诸多差异,基于西方价值观形成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是否适用,如何用这些理念来指导陕西省大遗址保护的实践?“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在陕西省大遗址保护实践中的适用性评估”课题组以价值判断作为理论起点,剖析西方文化遗产价值观形成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系统分析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探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普适性理念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真实性、完整性、可识别性等原则在中国语境下的解读与释义,寻求一种既遵循国际普遍性又兼容中国特殊性的保护准则。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于中国语境的本土化释义基础上,结合大遗址的遗产特性和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对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始皇陵遗址、甘泉宫遗址、长城保护的具体实践,提出陕西省大遗址保护应强调真实性保护、推动整体性保护、创新可读性展示、深化社会性保护,为陕西省大遗址保护实践提供理论体系支撑。

  陕西省文物局高度重视此次科研课题评审验收工作,邀请了省内相关领域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杨豪中教授、王翠萍教授,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周萍研究员、西安市博物院向德研究员,以及西安市规划局曹凯宁研究员组成验收专家。与会专家在听取课题组汇报之后,经质询、讨论之后,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同意结项,并对这两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和成果提升提出了指导建议。

  课题评审会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会议室举行,省文物局罗文利副局长、科技处李斌处长、孔煜调研员、孔琳,课题办马涛、马宏林参加了课题验收。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