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帝王打下天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都城选在哪?而一个城市能成为“帝王都”,因素很多。除了地埋位置这一要素之外,风水好不好,是否能养万年龙脉,保盛年基业,这是很关键的。所以,历史…[全文]
古代中国,道德法度极其森严。少男少女之间,再怀春、再多情也无可奈何,“授受不亲”之类的规矩套子,死死捆绑了少男少女的肢体和精神,尤其显著的是对精神的成功束缚;即便没人监督、…[全文]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最渴望得到削铁如泥的宝剑、穿透铠甲的长枪,此外,与之匹配的是金鞍玉辔,宝马良驹。古人爱剑,犹如现代人爱枪。古人爱马,就像现代人爱车。古代一匹纯种良马,足以…[全文]
自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历经唐宋直到明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是在科举历史上,有些人“金榜题名”做状元,并不是因为成绩特别优异,而只是因为皇帝或…[全文]
“夜郎自大”这句成语典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说的是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全文]
曲科节 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全文]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及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全文]
老北京串门习俗的由来: 凡有过老北京四合院生活经历的人,几乎没有不串门儿的,也没有不会串门儿的。我所说的串门儿,是日常生活中互相往来的平常串门儿,年节串门儿不在其中。…[全文]
“自梳女”与“不落家”,是封建制度下于清代后期兴起的,唯珠江三角洲独有的一种畸形风俗。因广州是珠三角的经济中心,“自梳女”与“不落家”的女子许多在广州居住和谋生,因此,广州…[全文]
1965年,在新疆的阿斯塔那出土了一福《伏羲女娲图》,经考证是属于唐代的作品,这幅画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的形象,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特色。图中,伏羲在左…[全文]
惠来城打火醮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江西新建县举人裘曰菊到惠来任知县,看到县城民居多数为茅房,非常容易发生火灾。据《惠来县志》载:裘知县认为惠来城背山面…[全文]
台湾是我国的宝岛,在台湾的少数民族都统称为“高山族”,那么关于高山族的节日当中,大家知道多少呢?高山族最为盛大的“丰年祭”习俗又是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为庆祝丰收…[全文]
处在公权力岗位上,不顺手牵羊、趁便捞点好处,如果没有一点觉悟和境界,是很难的。只有那些有风骨的人,才能把公与私分得清,绝不会占公家便宜,以公权谋取私利。一些有境界的古人,在…[全文]
行走在浙江绍兴东浦小镇的青石板上,过锡麟中学,走5分钟路程,就可见到一尊徐锡麟烈士塑像。太阳下,烈士身穿长袍,脚着浅口布鞋,手执书卷,昂首前视。从铜像处出发,穿过锡麟老街,…[全文]
晋 西晋 公元3世纪 容器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高15.8厘米、口径7.0厘米、底径5.4厘米 上孙家寨汉晋墓地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后子河乡,…[全文]
南北朝 高句丽 马具 1976年吉林省集安市出土 大鞍桥宽50.5厘米、高29.8厘米;小鞍桥宽38厘米、高25.4厘米;马蹬高约26.8厘米,宽约17.…[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齐 容器 1971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 高20.5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10.1厘米 此壶施黄褐色釉,釉色不均,底无釉。两肩左右…[全文]
南北朝 北朝 明器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高31.3厘米 这件陶马塑造矫健有力,低头长嘶,仿佛在整装待发。马背有鞍鞯,长长的障泥垂在马腹…[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墓中刻有墓主人生平及门第的方形石志 河南洛阳出土 长55.2厘米、宽51.6厘米、厚16.4厘米 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65年河南省洛阳市元邵墓出土 高30.8厘米 这件陶俑戴头盔,身穿袴褶服,外罩明光铠,左手扶盾牌,右手原持兵器已失。陶…[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草厂坡墓出土 弹琴俑高22.5厘米、歌唱俑高24厘米 女乐俑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三…[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明器 1953年陕西省西安市草场坡墓出土 高29厘米 这座墓内出有仪仗俑约60件,其中击鼓俑3件,吹角俑2件,击锣俑1件,是仪仗…[全文]
南北朝 北朝 (386-581年) 冠饰 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盟达茂旗出土 长19.4厘米,重87.37克 此件金步摇的牛头面和角是以范浇铸而成…[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佩饰物 1961年内蒙古土默特旗美岱村出土 长5.5厘米 牌饰采用透雕技法,以变形鸟纹为主题纹饰,具有典型的鲜卑特色,应该是北魏…[全文]
唐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高39.4厘米、长47厘米 此俑作一胡人骑于卧驼上牵缰起身状,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而驼首高昂也是唐…[全文]
唐 1954年四川成都万佛寺遗址出土 高107厘米 唐代石雕艺术偏重于佛教题材。这件唐代石刻天王像,造型丰腴挺秀,雕法圆熟精炼,糅合了黄河流域的浑厚质朴风…[全文]
南北朝 北朝 北魏 1976年山西省大同市永固陵出土 门楣(2段)总长224厘米,宽50厘米,门框(仅存左框,右框为复制品)长168厘米,宽30厘米,厚22厘米…[全文]
南北朝 南朝 墓室内装饰图像 河南省邓县出土 长38.7厘米、宽18.9厘米、厚6.3厘米 凤凰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全文]
唐 明器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杨思勖墓出土 高40.1厘米 两俑均系大理石质,有贴金,多剥落。均立在方形座上,头戴幞头,身着圆领宽袖长衣,腰束…[全文]
南北朝 南朝 墓室内装饰图像 1958年河南邓县学庄出土 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3厘米 画中四名女性服装相同,上身穿裲裆衫,下穿长裙,足登高…[全文]
广西贵港考古大发现:旧城区挖出汉代护城壕
工笔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