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穿黄工程开工以来,为保护文物同时又不影响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同时进行,这是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记者考察团今天在河南薛村看到的新的合作形式。 薛村遗址位于河南荥阳市,遗址地处邙山南麓,北距黄河约零点八公里,南水北调中…[全文]
今天,“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考察团与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 会上,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介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河南是所经线路最长、涉及面积最大、文物点最多的省…[全文]
9月25日,湖熟镇上窑村7号汉墓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市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宁杭高速公路二期南京至溧水段沿线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这一年间,当宁杭高速按照原定建设计划从宁东南的城镇乡村间穿行而过的时候,考古人员在沿…[全文]
9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周明带队的“文物保护世纪行——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宣传大行动”考察团应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之邀,参观拥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内乡县衙。 县衙内十分热闹,游人多…[全文]
截至目前,国家共收集百万余种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整理了《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大批民间文学作品,出版《中华大藏经》等大批历史经典5000余种,同时出版介绍少数民族各方面情况的5套丛书共400多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国家有效保护…[全文]
作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之一的布达拉宫二期维修工程今年已进入第5年,目前,大部分维修项目基本完成。为了解工程实施情况,国家文物局近日派出专家组,到实地视察了解了工程的相关情况,并对工程质量给予了好评。 经实地了解和初验,专家组对布达…[全文]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第3次常委会精神,尽快完成西藏文物十大工程前期编制规划和维修方案的工作任务,自治区文物局加快了对所申报的西藏十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在开展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文物单位保护维修方案的同时,委托中国文物研究…[全文]
为解决张飞庙部分建筑毁坏,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阆中市文物管理所投资10多万元,于10月10日正式启动了排危工程,在维修期间,张飞庙将继续对外开放。 10月11日,笔者在张飞庙看到:该庙的敌万楼牌坊和墓亭等处已经支起了钢管架,设置了防护网,…[全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素、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物保护状况如何,同样与环境质量密切关联。 据报载,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河南少林寺塔林,由于受附近水厂管道漏水的影响,20多座…[全文]
8月10日的《海南日报》报道了一个耐人寻味又促人深思的文化现象: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早在2005年就列入民房改造计划,不过,自改造计划敲定之日起,不少有志于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士就一直呼吁…[全文]